當前,新能源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滲透率已多次超過50%,完成對燃油車的趕超,但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的多發、頻發,正引發消費者的安全焦慮
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持續強勁發展的趨勢下,創新升級新能源汽車的火災預警系統及防護技術體系已成為行業廣泛關注的共性問題。
如何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讓“冒煙、起火、爆炸”成為歷史?
北航楊世春:堅定發展端云融合的全生命周期電池管控方法體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書記院長楊世春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新能源汽車火災預警與防護論壇中指出:“傳統電池管理系統在線測量參數有限,難以實現車端安全預警,可以利用云端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平臺與海量并發數據存儲能力,發展端云融合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方法體系,實現全時全域電池安全預警、提前24小時應急響應、提前2小時安全管控介入。”
深藍汽車楊輝前:從電池系統的全生命周期出發尋找解決對策
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輝前認為,新能源汽車安全仍然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和痛點,需要從電池系統的電芯本征安全、設計、開發、驗證、整包生產制造、檢驗、電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出發,針對現存的典型安全問題,探討切實可行的、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天津消防所于東興: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系統主被動一體化消防保護系統
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第四檢測部副主任、副研究員于東興表示:“應對當前火災特征復雜、滅火撲救困難、評價方法缺失等痛點難點,行業亟需結合電池熱失控的特征,研究火災早期預警技術;針對火災蔓延特征,研發阻隔裝置;研究高可靠、全天候動力電池滅火技術,開發面向電池系統復合火災的高效清潔滅火裝備。最終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系統主被動一體化消防保護關鍵技術及裝備。”
長城汽車李巖:基于車云互聯,推動突變式熱失控預警算法創新
長城汽車技術中心新能源系統研發部長李巖提出,動力電池大數據預警面臨嚴峻挑戰:漸進式熱失控由于演變周期長、特征顯著,相對容易、準確的提前預警;突變式熱失控由于表征輕微、發作迅速,預警難度大。
李巖表示,團隊目前正在探索打造“車云”互聯互通預警體系,基于車端的電池表現,通過信號上傳至云端,在云端部署各種類型的AI算法,實現對電池狀態的自我診斷和自我學習。
四川大學趙海波:開發無鹵阻燃且高性能的車用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學教授趙海波提出:“汽車輕量化導致高分子材料的用量不斷增加,但高分子材料具有易燃的固有屬性,為防止車用高分子材料引發火災造成嚴重損失,迫切需要實現車用高分子材料阻燃化。當前,常用高效含鹵阻燃材料因其毒性、對生態負面影響嚴重,被多國禁用,迫切需要開發無鹵阻燃且高性能的車用高分子材料。”
中國汽研鮑歡歡:搭建消防安全測試評價體系,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能源動力事業部副總經理鮑歡歡認為,新能源汽車消防安全,關乎社會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我們需要基于消防救援數據及消防救援場景,打造消防關注、消費者關心的汽車消防安全測試評價體系,并服務于高安全的產品開發、高可靠的技術驗證、高效率的滅火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