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連續行駛了3716.9公里的奔馳純電CLA,近日上市了。
]
幾天前,奔馳CLA純電版正式上市,發布會剛開始,奔馳就率先公布了新車價格,超長續航版售價24.9萬元,超長續航領智版售價28.56萬元。奔馳一改以往發布會將價格留到最后的慣例,而是一開始便公布價格,看得出奔馳對純電CLA產品的自信,或許可以通過優秀的產品力重塑用戶對于奔馳品牌新能源車型的認知。

奔馳純電CLA,不僅肩負著重塑奔馳新能源形象的重任,同時也肩負著讓豪華品牌的電動化車型重新進入用戶視野,摒棄用戶“雜牌”印象的重任。一定程度上,奔馳純電CLA是需要從技術上,而非品牌溢價上給予用戶更強的產品力以及更高的質價比。
25萬級純電轎車市場,奔馳純電CLA能否站穩腳跟?
25萬級純電轎車市場可謂是最卷的細分市場之一,畢竟有特斯拉這個標桿在此細分市場,同樣還有小米SU7、小鵬P7、比亞迪漢L等重磅車型在此細分市場之內。對于純電CLA來說,想要在此細分市場有所作為,有一定難度。

從產品設定來看,純電CLA延續了CLA車型的轎跑屬性,對于年輕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有很強的吸引力。但與燃油CLA不同的是,純電CLA在產品力上要更符合當前用戶的需求。
純電CLA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其高顏值設計以及堪稱逆天的能耗表現。顏值方面,純電CLA延續了奔馳轎跑設計風格,并增加了豐富的設計元素,比如前格柵鑲嵌了由142顆獨立LED組成的星愿面板,支持呼吸等效果,搭配貫穿式日行燈,夜間辨識度極高,使其成為奔馳首款搭載此配置的車型。另外,轎跑造型設計令其有著優秀的風阻系數,僅為0.205Cd,而純電版車型先天的優勢令其在軸距上增加了40mm,加長至2830mm,為整車提供更出色的乘坐空間。
無論是低風阻系數還是更加修長的車身線條,都在對其最核心的一項產品力進行深度優化,就是能耗表現。相比此前,電池和補能技術均發生質變,這也令用戶重新接受了純電車型,今年純電車型增長率高于混動車型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由此更能說明的是,無論純電動車在造型、性能或是智能化方面做得多出色,用戶最為關注的依然是續航水平和補能便利性。在這方面,純電CLA擁有最高866km的CLTC續航里程,CLTC工況百公里電耗僅為10.9kWh,且超充10分鐘可補能370km續航。以某銷售火爆的競品為對比,百公里電耗12.9kWh的車型長續航版最高續航為830km,但這款競品車型的電池卻要94.3kWh的容量,而奔馳純電CLA電池容量僅為89kWh。由此能夠直觀地體現出奔馳純電CLA的續航及電控能力非常優秀。
不難看出,奔馳純電CLA在整車最核心的技術上都有著同級競品中頂級的表現水準,也說明了奔馳在電動化領域同樣具備全球頂級水準,而非用戶調侃的“雜牌車”“智商稅”的標簽。
傳統豪華電車,仍然很能打
目前市場中仍有新能源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產品屬性及產品力上。在此大背景下,BBA三家傳統豪華品牌對于新能源產品的理解還是有些許不同。

此前已經證明了傳統豪華新能源品牌能在電動車領域打出名堂。2023年,寶馬就以i3和ix3兩款主力純電動車型,在全球純電動車銷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僅次于特斯拉和比亞迪,不難看出,在全球用戶的認知中,寶馬電動車產品并不是冷門車型,相反還非常受歡迎。
實際上,中國市場有部分機構和媒體的測試同樣說明了寶馬的純電產品經得起考驗,尤其是夏季、冬季續航測試,與iX3在各自細分市場的競對中都有著出色的續航達成率表現,也就是說在核心產品競爭力上,寶馬同樣不輸國產品牌純電產品。
BBA中的另一家奧迪,在上汽奧迪推出AUDI-E品牌后,在智能化道路上發力,同樣打造出了具有不俗競爭力的產品。

回看奔馳純電CLA,在此前完成的24小時超3700公里不間斷行駛的測試中,就已經能在續航、充電補能以及產品可靠性上看到其產品價值所在。
以上均說明了,目前傳統豪華品牌,尤其是BBA三家的純電車型,在各自細分市場中的產品力均不落下風,甚至還處于領先地位。奔馳將豪華延續至純電車型中,這份豪華不僅是用料高級,設計優美,同樣也是產品參數和性能的高標準體現;寶馬則將產品的可靠性和運動性融入純電產品中;奧迪仍然以科技時尚新潮的產品屬性示人。
在電動化產品上,BBA三家車企仍保持了自身優勢及品牌調性,并非一味地隨波逐流,用堆料實現產品競爭力,而這其實也成了BBA擺脫新能源產品同質化問題的關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