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德系三大豪華品牌銷量表現低于預期。
1.奔馳汽車以31153輛的零售銷量排在隊尾,相較于九月份環比下降22.12%;其中的奔馳C級、GLC兩款車下滑幅度較大,奔馳E級銷量略微下滑。奔馳GLB銷量略微增長。整體表現確實不夠搶眼,看來奔馳汽車需要對產品線進行必要的梳理,或可以考慮部分車型的改款與升級。

2.汽車的成績為44478輛,排在第二,環比實現0.84%的增長。寶馬3系、5系、X1等車實現增長,寶馬X3、X5等車銷量略微下滑。其中的銷量依然達到5498輛,下滑幅度較小,但作為定位最高的德系合資SUV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寶馬汽車近期的表現良好,可持續關注。

3.奧迪汽車的數據為49700輛,雖然排在本期第一名,但是銷量環比九月份依然下滑了12.26%。奧迪A4L、A6L、Q3、A3等車出現下滑;上汽奧迪A7L、Q6、A5L Sportback實現增長,新車型奧迪A5L Sportback零售銷量顯示為3630輛。
上述銷量數據均不包括AUDI奧迪的新能源新品牌,該品牌同期零售銷量顯示為1700輛,實現環比持續增長。

在“黃金十月”里,只有寶馬汽車實現了微增長,奔馳和奧迪的表現似乎令人擔憂。
但是同期的高端自主品牌銷量也有一些波動。
比如:
- 理想汽車,31767輛,環比下滑
- 極氪汽車,18657輛,環比增長
- 嵐圖汽車,17218輛,環比增長
- 蔚來汽車,16758輛,環比增長
- 騰勢汽車,8575輛,環比下滑
等。
鴻蒙智行銷量數據為多品牌疊加,確實更高,但不宜與上述單一品牌銷量進行橫評,這里不討論。

目前看來國產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表現還是不夠搶眼,并且銷量也是有漲有跌;如果同樣挑出三個品牌的話,銷量還是低于德系車,現在主要依靠多品牌戰術來搶占市場份額。但是品牌過多也就難以出現頭部品牌,現象級品牌已經陸續被淘汰;然而在技術同質化和產品趨同的趨勢里,下一階段已經很難再展開淘汰賽。
自主品牌應當如何應對傳統德系車,尤其是在2026年新能源汽車開始征收購置稅之后,這是一個值得全行業思考的問題。
就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