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由人民日報主辦的“2025中國品牌論壇”在雄安新區舉行。作為國家級權威媒體搭建的品牌交流平臺,此次論壇匯聚了眾多央企、國企一把手,聚焦“向新而行”主題探討品牌建設與產業發展,而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是2025中國品牌論壇開幕式中,唯一登臺發言的民營企業家。

雄安毗鄰長城汽車總部所在地保定,魏建軍此次發言也有“半個東道主”的地緣屬性,但也更因為長城汽車多年來在技術創新、合規經營領域的標桿表現,多次登上人民日報、央視等核心媒體,成為民營車企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

這場論壇的高規格與產業意義,不僅在于傳遞國家對品牌建設的導向,更在于為不同所有制企業搭建了交流實踐經驗的橋梁,而魏建軍的發言,恰好為民營車企如何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清晰路徑。
在論壇現場,魏建軍以“向新而行”為核心,結合長城汽車35年實踐,從技術創新、品牌出海、經營理念三個維度,闡述了企業如何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應對“十五五”發展機遇。他首先明確“向新而行”的核心:“重點是‘新’,就是要創新;關鍵是‘行’,就是要行動、有落地的動作”,這一理念貫穿了長城汽車成立以來的發展邏輯。
以技術自立創新,回答好品牌強基之問
在技術自立創新層面,魏建軍強調“技術是品牌最硬的底氣”。長城汽車始終將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過去5年投入近500億元用于研發,組建2.3萬名工程師團隊,構建起覆蓋整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化的全球化研發體系,國內以京津冀、長三角為核心布局的9大研發基地,海外延伸至歐洲、亞洲、北美,同時建成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環境風洞試驗室等高精尖設施,累計投入近百億打造全球領先的試驗體系。
這種“持續投入搞研發”的實干,已經結出了顯著成果。長城自主研發的智能四驅電混系統Hi4,借鑒了都江堰“四六分水”理念,重構動力系統,不僅實現“四驅體驗、兩驅能耗”,更斬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這一汽車行業最高榮譽,成為技術創新、自強的有力佐證。

以全球系統煥新,回答好品牌出海之問
面向全球市場,魏建軍提出明確目標:“讓中國汽車品牌站在全球市場的舞臺中央,成為全球的主導力量”。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長城汽車始終強調,“國際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產品輸出,而是產業鏈輸出”。長城汽車從1997年開啟出海征程,如今已完成從整車出口到生態出海的跨越。在泰國、巴西,已建成3家整車工廠,在厄瓜多爾等地布局多家KD工廠,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全球用戶突破1500萬;2025年第三季度,長城汽車海外銷量達13.65萬輛,同比增長11.23%,、坦克500等高端車型陸續登陸迪拜、智利、墨西哥等市場,在泰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排名中躋身前三,創中國品牌最佳成績。這種全產業鏈出海模式,不僅輸出可靠產品,更將研發、供應鏈、服務體系延伸至全球,也為中國汽車品牌樹立了全球化標桿。

以誠信為本,回答好品牌傳承之問
在經營理念上,魏建軍始終恪守“質量是企業的生存根本”。35年來,長城汽車將質量視為生命線,踐行“做實事、造靠譜車”的準則:從供應鏈管理到工藝流程,每個環節都以遠超法規的標準嚴格把關,全新高山、二代梟龍MAX等車型先后斬獲中國汽車健康指數五星認證;同時堅持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推動建設良性競爭秩序。2025年前三季度,長城實現營收1535.82億元,同比增長7.96%,新能源車型銷量27.85萬輛,同比增長31.67%,在穩健經營中形成高質量發展正循環。這種“用可靠產品參與全球競爭”的堅守,正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所需的微觀基礎。企業以合規為前提,以品質為核心,在自身領域做到技術過硬、值得信賴。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
魏建軍此次論壇發言,并非是單獨的觀點輸出,而是其近年來持續傳遞的企業理念的延續與深化。2025年以來,他多次通過核心媒體與實踐活動,傳遞長城汽車的發展邏輯:4月,魏建軍接受央視安全試驗室專訪,講述“生命第一”的安全價值觀;7月,在長城汽車成立35周年之際,人民日報頭版專題報道《長城汽車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著力做強做大民族品牌》;8月,攜手央視解讀Hi4技術與都江堰智慧的關聯,展現“中國智慧”的現代轉化;9月,以致敬敦煌文化為主題,提煉“萬里精神”,推動中國文化與汽車品牌融合;同月登上央視財經《對話》欄目,魏建軍分享技術創新與全球布局的破局之道。這些行動背后,是長城汽車在產品與技術上的持續突破。

在講話中,魏建軍還透露,長城即將發布全球首個原生AI、全動力汽車平臺,可覆蓋全動力、多級別、多品類車型,適配全球各地法規與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夯實技術護城河。此外,Hi4技術體系不斷迭代,從緊湊型SUV拓展至中大型車、越野車型乃至重卡,形成全場景技術解決方案,專利數量持續領跑行業。截至2025年6月,長城集團累計申請專利近5萬項,智能座艙、智能網聯領域專利公開量多次位居車企第一。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魏建軍在論壇結尾的這句話,既是對長城汽車35年發展歷程的總結,也勾勒出企業面向“十五五”的姿態。從一家地方小廠成長為年銷超百萬輛的大型車企,長城汽車始終扎根實體經濟,以長期主義苦練內功,既不追求短期流量,也不依賴外部技術輸血,而是通過年復一年的研發投入、品質打磨、全球布局,構建起自主可控的產業鏈與創新能力。這種“老驥伏櫪”的堅守與“青春正當時” 的活力,讓長城汽車不僅成為民營車企的標桿,更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鮮活樣本。長城的實踐證明,企業無需依賴捷徑,只需以技術為基、以實干為徑,就能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為中國汽車產業從大到強貢獻微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