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推出一款全新雙門轎跑,是一項相當大膽的決定。別說這類用途單一的非剛需車型,就連品牌其他日常代步車的銷量,也達不到其期望的水平。
那么,本田為何還要推出Prelude?
首先,本田就沒打算走量。
比如本田英國計劃未來兩年內僅售出不到1000輛Prelude ,銷量從來不是這款車的核心目標,Prelude更像是一款情懷標桿車型,旨在扛起本田品牌的旗艦大旗 —— 這一位置曾由思域Type R和NSX占據,只是它能否勝任,仍有待討論。

其次,由于這類車型不在銷量榜單的主流之列,市場選擇本就有限。因此,那些因心愛的奧迪TT停產、正在尋找新替代品的忠實用戶,或許會好奇地將目光投向這款顏值出眾的Prelude。
Prelude的定價為40,995英鎊(約合38.5萬元人民幣),與奧迪TT接近,其2.0升混動系統可輸出181匹馬力與315Nm扭矩,性能表現也與奧迪TT入門版基本處于同一梯隊。

本田表示,這款車的主要競品(盡管并非直接對標)是寶馬220i,后者價格更低(39,070英鎊),動力也更強(184匹馬力)。
Prelude的顏值確實還算可以,單從視覺角度就值得一看。該車比例協調、線條考究,其內外設計靈感均源自無動力滑翔機。它的設計風格與幾年前FK8代思域Type R形成鮮明反差。

你或許會疑惑:一款精致簡約的雙門轎跑,真能接替NSX或思域Type R的位置嗎?
該車車身底層搭載源自思域Type R的懸架系統,包括性能鋼炮標志性的雙軸前支柱、彈簧,以及帶額外主銷后傾角的自適應減震器。轉向角度越大,負外傾角就越大,同時還能避免直線行駛時的力偏離問題。
減震器外殼與思域Type R相同,但內部結構更軟。本田認為,這樣的調校能在普通思域的舒適性與Type R的運動性之間找到平衡,后輪則采用多連桿懸架布局。

接著是動力部分,該車搭載的e-HEV混動系統由一臺2.0升自然吸氣四缸汽油發動機,搭配兩臺電動機組成,綜合最大功率181匹馬力,峰值扭矩315Nm。單看參數確實不算亮眼,不過電動機能帶來瞬時扭矩輸出,其8.2秒的零百加速時間、約187公里/小時的最高時速也平平無奇。
但本田的工程師表示,參數無法完全體現這款車的實力,“你得親自開一下才知道”。

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實際駕駛感受。
動力從“發動機+電動機”傳遞到前輪的過程,有著獨特的邏輯。大多數情況下,由電動機直接驅動車輪,電能來自容量為1.1千瓦時的72芯電池,而當你需要全功率輸出時,2.0升發動機不僅會為電池充電,還能直接驅動車輪,正是這一點,讓Prelude成為“全混動車型”,而非增程式電動車。
傳動系統方面,該車搭載CVT變速箱。

不過無需擔心,本田全新的S+換擋系統通過軟件調校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與能量回收系統,可模擬出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換擋感受,而且還配備了方向盤換擋撥片。按下“S+”按鍵,不僅能激活“換擋模式”,數字儀表盤上的功率百分比顯示也會切換為轉速表。
車輛提供三種基礎駕駛模式:GT(長途巡航)、Sport(運動)、Comfort(舒適),每種模式會對應調整動力輸出、轉向手感、懸架軟硬與發動機聲浪參數,此外還支持“Individual(自定義)”模式,可對各項參數進行獨立調節。
那么Prelude的實際駕駛感受究竟如何?

源自Type R的硬件優勢幾乎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駛時,Prelude的底盤表現十分細膩,它不會完全隔絕路面反饋,每個車輪的起伏都能清晰傳遞給駕駛者,但這種反饋是可控且有溝通感的,而非嘈雜刺耳、分散注意力的震動。
切換至Sport模式 —— 該模式會增加轉向重量,但不會提升路感。并深踩油門,能清晰感受到四個車輪在垂直載荷增減過程中的“緊繃”與“放松”。整輛車給人的感覺是“質感高級、性能可靠”。
其兼顧舒適性與支撐性,同時又不失控制感,或許正是因為它的性能過于均衡,需要把車速提得足夠快,才能感受到其本質上的中性操控平衡。

該車轉向入彎十分靈敏,且如官方所說,轉向角度越大,靈敏度越高。若以過快速度入彎,車輛會出現轉向不足,但姿態很少會失控,在高速彎道上駕駛時,能通過剎車激活車尾動態,電池的重量甚至能幫助車輛在入彎時調整姿態,營造出更運動的駕駛感受。
這種時候,Prelude的表現堪稱驚艷。
主動操控輔助系統會對內側車輪施加制動,以縮小轉彎半徑,就連Brembo剎車也讓人充滿信心,制動力線性可控,踏板行程末端支撐扎實,且七級可調的能量回收系統幾乎不會干擾剎車腳感。

不過,S+換擋系統仍有提升空間。
整體來看它的表現尚可,但由于缺少純手動模式,系統頻繁主動降擋的積極性有時會讓人困擾。換擋速度足夠快,每次切換時電動機還會模擬出闖動感,但這種感受總讓人覺得不夠真實。你始終能意識到這是模擬出來的效果,無法獲得“擋把、電機、車輪通過真實齒輪連接”的機械溝通感。
然而現代Ioniq 5 N對“傳統發動機-變速箱-車輪”動態的模擬,反而更顯真實。盡管如此,S+系統依舊成功讓Prelude擺脫了CVT變速箱常見的動力遲滯感。

此外,該車動力系統本身的興奮感確實不足。有人說它動力不夠強、加速太慢,但如果動力輸出過程能更有激情,這樣的參數和性能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它低轉速區間的動力輸出調校十分聰明,但這反而成了它的短板,尤其是對于本田這樣一個以高轉速發動機聞名的品牌,過去其發動機不僅能承受高轉速,還需要拉高轉速才能釋放全部性能。
而這款Prelude則是“低轉速發力,高轉速乏力”,曾經那種“拉高轉速、逼近紅線”的駕駛快感如今已不復存在。

駕駛時,你會很自然地依賴電機的瞬時扭矩,讓車輛保持在七分力的流暢狀態,若想全油門拉高轉速、全力沖刺,反而會覺得有些違和,甚至像是在催促,這種感受對于一款小型運動本田來說,顯得格外陌生。
其實這樣的評價或許不夠公平。
畢竟Prelude不是Type R,就像寶馬220i從未試圖偽裝成M2一樣。如果你的駕駛預期與它的定位(低調、愉悅,而非極致性能)相符,那么它既不會讓人失望,也不會帶來驚喜。

從這個角度看,奧迪TT的忠實用戶或許會被它吸引,但他們可能會對Prelude的內飾做工感到失望,盡管單獨看還算不錯,但與奧迪TT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此外,還需考慮一個背景,本田將Prelude定位為品牌標桿車型,旨在接替即將停產的思域Type R和上一代NSX超跑的位置,再加上它確實搭載了Type R同款硬件,其底盤明明渴望一套更積極、更強勁的動力系統與之匹配,此時希望Prelude能有更出色的動力表現,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目前來看,Prelude的優勢在于顏值和底盤實力,動力系統帶來的駕駛激情則十分有限,希望未來能推出Type R版本,讓我們拭目以待。
Prelude將于11月初開啟預訂,起售價40,995英鎊,2026年開始交付。
本田明確將定價39,070英鎊的寶馬220i M運動版雙門轎跑列為競品,除此之外,該價位區間的小型雙門轎跑本就寥寥無幾。如果豐田GR86仍在售賣,那么選擇Prelude的理由會變得非常牽強。

說實話,即便與二手GR86相比,Prelude的競爭力也不算突出,不過它的掀背式尾門設計確實提升了實用性。說到底,Prelude就是本田版的奧迪TT,基于兩廂車平臺打造,主要靠顏值吸引消費者,同時搭載了不錯的懸架系統,因此,一輛準新奧迪TT,或許也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