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發布會竟成車企“賀電”盛宴,商業友誼背后是供應鏈共生與生態競合的深層邏輯。
9月24日晚間,比亞迪汽車官方微博一句“在質疑中篤行,于荒蕪中探索,致敬追夢者們”,為次日發布的小米17系列送上祝福。雷軍隨即評論“真心感謝”。

更令人驚訝的是,東風、智己、長安、理想等車企紛紛跟進祝福,形成車企集體為手機品牌造勢的罕見場面。甚至連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也加入這場祝福狂歡。
01 祝福盛況:中國車企的罕見集體行動
9月25日晚7點,雷軍將舉辦第六次年度演講,主題為《改變》,分享小米玄戒芯片和背后的故事。同場發布的還有小米17系列手機。

這場本屬手機圈的發布會,卻意外獲得多家車企公開致敬。長安汽車發文“致敬所有始終滿懷希望的追夢者們”,預祝小米17系列發布成功。

東風汽車的祝福更為詳盡,稱贊小米“持續突破技術邊界”,并期待共同探索“人車家智慧生態的無限可能”。

理想汽車則呼應演講主題,稱贊“從‘勇氣’到‘改變’,每一次跨越都源于對極致的追求”。

智己汽車、深藍汽車等也紛紛加入祝福行列。雷軍對每家企業的祝福均回應“真心感謝”,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間難得的和諧景象。
02 深度綁定:供應鏈上的共同利益
車企集體祝福手機發布會,背后存在實質性的商業合作。其中,比亞迪與小米的合作關系尤為深入。
小米SU7低配版搭載的正是比亞迪弗迪工廠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而即將發布的小米17系列,更是包下比亞迪電子三條生產線,首月目標產量直指300萬臺。
從汽車核心部件到手機代工生產,比亞迪已成為小米橫跨兩大領域的重要支撐。這種供應鏈層面的深度合作,讓公開祝福成為必然的商業禮儀。
03 競爭格局:智能汽車生態的合縱連橫
此次祝福浪潮中,不同車企的措辭折射出各自的戰略考量。
比亞迪作為供應商的祝福顯得言簡意賅,彰顯其全產業鏈優勢地位。
東風、長安等傳統車企同樣看到與小米在智能生態領域的合作可能。東風汽車在祝福中明確提到“開放協作推動產業融合破局,探索‘人車家’智慧生態”,暗示了未來合作方向。
理想汽車的祝福聚焦“勇氣”和“極致追求”,反映新勢力車企對價值觀共鳴的重視。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比亞迪祝福小米的同時,其仰望U9X以496.22km/h的極速刷新全球量產車紀錄。但雷軍并未對此公開祝賀,與對手機祝福的迅速回應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 “祝福不對等” 恰恰揭示了企業關系的復雜性:在手機領域,比亞迪是小米供應商;在汽車市場,二者卻是直接競爭者。
04 雷軍的布局:從個人IP到生態聯盟
雷軍年度演講已成為小米品牌建設的重要IP。截至9月24日,微博上#雷軍年度演講#話題閱讀量已超116億,討論量達162萬次,顯示出雷軍個人品牌的巨大影響力。
演講主題《改變》緊扣小米當前的雙重使命:芯片自研與汽車突圍。雷軍將這兩大業務比喻為“同時供家里兩個孩子上大學,壓力巨大”。
芯片領域,小米玄戒O1采用3納米工藝,集成了190億個晶體管。雷軍透露,玄戒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35億元,團隊超過2500人。
汽車業務則面臨更多挑戰。小米近期召回超11萬輛SU7,主要涉及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優化。這已是小米汽車年內的第二次召回。
在智能駕駛遭遇挑戰的背景下,車企的集體祝福反而成為小米汽車的一次形象修復機會。
結語
隨著智能汽車行業從“硬件定義”到“軟件定義”轉變,未來車企與科技公司的界限將越發模糊。雷軍在演講中透露,小米決定造車和重啟造芯幾乎是同時做出的決策,幾乎用盡了前十年積累的所有資源。
這場車企集體為小米手機發布會送祝福的“賀電潮”,折射出中國科技行業正在形成的 “既競爭又合作” 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