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車企的港股之旅,成為2025年香港資本市場規模最大的車企IPO,卻也是這家老牌廠商二十余年長跑后的新起點。
9月25日上午,奇瑞汽車(股票代碼:09973.HK)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作為今年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車企IPO,奇瑞汽車開盤股價即上漲超過11%,總市值達到1972億港元。

此次上市,奇瑞汽車以每股30.75港元的高端定價,全球發售2.97億股H股。令人矚目的是,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了308.18倍認購,顯示出市場對這家中國領先自主品牌車企的強烈信心。
01 資本市場回應:高倍數認購與市值表現
奇瑞汽車此次IPO的市場反響熱烈。根據最新數據,奇瑞汽車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308.18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也獲得了11.61倍認購。
在上市前的暗盤交易中,奇瑞汽車已現漲6.93%,報32.88港元。每手100股計算,不計手續費,一手可賺213港元。這一表現預示了上市首日的積極走勢。

以發行價區間27.75至30.75港元計算,奇瑞汽車發行后市值在1600億-1773億港元之間。而開盤后市值沖至1972億港元,顯示投資者對其估值超出了原有預期。
本次IPO募資凈額約84.4億港元,成為2023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首發H股IPO,也是2025年規模最大的整車企業港股IPO。
02 募資用途:研發與全球化雙輪驅動
根據招股書披露,奇瑞此次募集資金將有明確分配:
- 35% 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組合
- 25% 用于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以提高核心技術能力
- 20% 用于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
- 10% 用于提升位于安徽蕪湖的生產設施
- 10% 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這一資金分配方案反映了奇瑞的戰略重點: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鞏固其作為中國自主品牌出口冠軍的地位。
奇瑞汽車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計劃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并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03 奇瑞優勢:連續22年出口第一與財務增長
奇瑞汽車最大的亮點在于其強大的全球化布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車銷量計算,奇瑞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車公司。
公司已連續22年保持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截至目前,奇瑞的乘用車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300萬輛。
財務表現方面,奇瑞近年來增長顯著:
- 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從926.18億元增長至2698.97億元
- 凈利潤從58.06億元提升至143.34億元
- 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682.23億元,同比增長24.2%;凈利潤47.2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0.9%
2024年,奇瑞汽車銷量達229.5萬輛,排在國內自主品牌第2名。2025年上半年,奇瑞乘用車銷量共計118.8萬輛,同比增加14.38%。
04 挑戰與短板:新能源轉型與品牌高端化
盡管奇瑞在傳統燃油車和出口業務上表現強勁,但也面臨明顯挑戰。最主要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相對滯后。

2025年1-8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49.6萬輛,盡管同比大幅增長,但占總銷量比例僅為28.7%。相比之下,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零售滲透率已經連續6個月超過50%。
另一個挑戰是品牌高端化受阻。2024年,奇瑞單臺汽車平均售價為10.36萬元,平均凈利約0.55萬元,與比亞迪、吉利和長城等幾家頭部自主車企相比,奇瑞單車售價和利潤均為最低。
特別在海外市場,奇瑞汽車2024年單車平均售價僅8.8萬元,遠低于可比公司13萬-24萬元的售價水平。
此外,公司與華為合作的兩款車型市場表現未達預期,高端化之路遭遇重挫。
05 行業坐標:中國車企全球化的樣本分析
奇瑞汽車上市正值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進程加速的關鍵階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奇瑞汽車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車銷量、燃油車銷量、中國市場銷量及海外市場銷量較2023年均增長超過25%的乘用車公司。
在全球主要乘用車市場,奇瑞均占據重要地位。2024年,奇瑞汽車在歐洲、南美和中東及北非地區銷量分別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第一,在北美及亞洲(中國除外)銷量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第二。
奇瑞汽車的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形成了從大眾到高端、從傳統燃油到智能電動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此次IPO引入的13家基石投資者,包括知名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地方政府,也體現了市場對奇瑞全球化戰略的認可。
06 未來展望:資本助力下的轉型之路
對于奇瑞汽車而言,港股上市不僅是融資渠道,更是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表示,上市是“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平臺賦能,公司將進一步打造全球化品牌形象、深化國際化戰略布局。
成功募資后,奇瑞能否有效提升新能源車型占比成為關鍵看點。公司計劃,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產上車,2027年實現批量上市,新能源車型純電續航突破1500公里,逐步縮小與行業領先者的技術差距。
在智能化領域,奇瑞需要加快布局。競爭對手們正在比拼“800V高壓平臺、城市NOA、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技術,這些已逐漸成為主流配置,而奇瑞亟待在這些領域迎頭趕上。
結語
從開盤表現看,資本市場對奇瑞汽車的期待顯而易見。但更長期的考驗在于,奇瑞能否將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技術突破和品牌提升。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奇瑞需要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一面守住燃油車基本盤和海外市場優勢,一面加速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港股上市不是終點,而是這家“技術理工男”真正變為“潛力股”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