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秒,在不到半分鐘的時間里,可以刷一條短視頻、沖一杯咖啡或等一次電梯。但令人驚喜的是,這已經成為了中國汽車出海新的“時間單位”——每21秒,就有一位海外用戶成為奇瑞車主(根據最新的8月出口數據)。
從1997年在安徽蕪湖的一片荒灘上破土動工,到今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第233位,較去年躍升了152個位次;從2001年10輛奇瑞風云開批量出口先河,到海外銷量累計突破500萬輛……奇瑞用兩個“500”,樹立了中國汽車出海的新標桿,刷新了中國汽車全球化的新速度。

這也是為何,奇瑞能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自豪而驕傲地打出“中國汽車 全球冠軍”主題的原因。多年來,奇瑞堅定實施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的戰略,一步一個腳印深耕海外市場,成果斐然。在數量規模上,2024年奇瑞集團出口汽車總量達114萬輛,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在品質性能上,奇瑞再度蟬聯J.D. Power銷售滿意度、產品魅力指數、新車質量研究三項第一,全新的QQ概念車更是斬獲“2025紅點概念設計獎”、“2025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雙殊榮;在和諧共贏方面,奇瑞不僅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合作開展公益項目,連續入選《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而且奇瑞JAECOO 7獲得中國首張“中歐碳足跡數據互認”車型證書,引領了“綠色出海”、共建共享的新范式。
空間擴張:
從“蕪湖起飛”到遍布全球
曾經,我們以“年”為單位丈量自主品牌的成長,今天,我們開始用“秒”記錄中國汽車的進步。時間單位的縮短,同時伴隨著空間版圖的擴張。在智利的圣地亞哥,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越來越多不同膚色的駕駛者選擇奇瑞作為自己的座駕,截至目前,奇瑞已在全球收獲了超過1700萬全球用戶的認可。
在中國汽車走出去的坎坷道路上,奇瑞是開拓者,更是領路人。2001年,我國入世之初,奇瑞汽車就開始出口汽車到敘利亞,首批10輛風云轎車也因此成為了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自主品牌轎車。此后,奇瑞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先后進入了巴西、埃及、阿根廷、沙特阿拉伯、智利等國家,而且為了更好地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奇瑞在北美、歐洲、上海等建立了8大研發中心,不僅提升了全球生產能力,也為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長期的默默耕耘,必將迎來滿滿的收獲。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8月,奇瑞集團出口汽車12.95萬輛,創造了中國品牌單月出口新紀錄,出口量繼續位居中國汽車第一名。1-8月份,奇瑞集團累計出口汽車79.88萬輛,直接拿下三個“行業第一”——第一個單月出口突破12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第一個累計出口突破5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第一個連續4個月出口超1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

從今年上半年平均每29秒出口一輛車,到最近的8月份平均每21秒出口一輛車,奇瑞的“出海”速度不斷加快。“雙500”的成就,更標志著奇瑞全球化戰略實現突破性進展,邁入了加速品牌向上的全球化新時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的國際化戰略得到了高度肯定,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發言人婁勤儉點名表揚:“去年,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與西班牙埃布羅(EBRO)公司合資,生產出新型電動汽車。這項合作成功結合了奇瑞的技術特長和埃布羅的品牌優勢,在充分利用原有設施、投入相對較少的前提下,使埃布羅這一廣受當地民眾喜愛的品牌重現生機,并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我去年在西班牙看到了這個項目,這確實是一個中國和西班牙合作的典型范例。”
價值蛻變:
從“性價比”到“質價比”
21秒的背后,不單是速度的變化,更是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多維度躍升。在奇瑞等中國車企的努力下,中國品牌早已不再只以“性價比”取勝,而是被貼上了“智能”、“時尚”、“個性”等各種新標簽,“質價比”也成為了更貼合當下中國汽車特征的關鍵詞。
奇瑞就是最好的例證。2025年,奇瑞再度蟬聯J.D. Power銷售滿意度、產品魅力指數、新車質量研究三項第一,是唯一的“三冠王”。特別是在衡量中國新車質量(IQS)研究中,奇瑞自2023以來已連續三年位居自主榜首。

在成都車展現場,J.D.Power中國區總裁為奇瑞頒獎
品質的過硬來源于更高的追求,奇瑞始終把產品品質作為底線,按照全球最嚴苛的標準開展測試和驗證,提前做好法規開發、產品適應性開發、競爭力開發和差異化開發的“四個開發”。近日,星途瑤光C-DM以高分獲得歐洲(E-NCAP)、澳洲(A-NCAP)雙五星安全認證,成為同級車型中唯一獲此殊榮的車型。此前,還有OMODA5、JAECOO 7等獲得歐洲(E-NCAP)、澳洲(A-NCAP)五星安全認證, PRO MAX、瑞虎7 PRO等獲得澳洲(A-NCAP)五星安全認證。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計有40余款車型獲得全球各類五星安全認證評價,是獲得全球五星安全認證最多的中國車企。

即便是在對產品要求更高、法規更嚴苛的歐洲,奇瑞也多有斬獲。今年1月,奇瑞通過了歐洲WVTA認證,6月,JAECOO7由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CATC國際技術專家委員會會議上,拿到了中國第一張“中歐碳足跡數據互認”車型證書。尤為難得的是有“料”更有“顏值”。前不久奇瑞宣布,今年4月上海車展亮相的全新QQ概念車,斬獲了“2025紅點概念設計獎”、“2025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雙殊榮。要知道,德國紅點獎作為世界三大設計獎之一,被譽為設計界的“奧斯卡”。奇瑞全新的QQ概念車能以極具創意力與想象力的出眾設計和交互體驗,順利通過紅點獎的嚴苛評審,向世界彰顯了優秀的產品設計理念與能力。

銷量也反映出市場對奇瑞產品的全方位認可。2025年1至7月,奇瑞在歐洲市場總計銷量近4萬輛,同比增長942%,新能源車型(PHEV、BEV)占比超過32%。其中,奇瑞旗下的OJ品牌以九個月斬獲2%市場份額的成績,刷新了英國汽車市場的紀錄;JAECOO7在意大利7月份零售渠道已經達到SUV-A(意大利的分級在SUV-C)級細分市場第一的位置;OMODA9當前在意大利市場7月份零售渠道已經達到SUV-B(意大利的分級在SUV-D)級細分市場第一的位置;JAECOO7 SHS已成為波蘭、西班牙等歐洲市場混合動力領域的領導者;7月,OMODA和JAECOO在西班牙市場份額達到2.18%,在私人消費者中的市場份額上升至3.48%,躋身該渠道十大暢銷品牌之列。
另有數據顯示,2024年奇瑞在歐洲、南美、中東及北非市場的銷量排名第一,在北美和亞洲(不含中國)市場排名第二,2024年奇瑞的海外業務在總收入中的貢獻比例已經達到37.4%。
全新范式:
從產品貿易到共享共建
奇瑞的成功,得益于一整套體系化出海能力的支撐。特別是在中國汽車走向海外的新時期,奇瑞已具備在整車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全生命周期中,相對成熟與完備的國際化運營理念和能力。
此前,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汽車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增長的關鍵時期,我國汽車品牌應當構建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的出海模式,讓我國汽車不僅能夠“走出去”,還能走得穩、走得遠。具體而言,首先需堅持自律,珍惜口碑,一定要繼續擦亮“中國制造”這塊金字招牌;其次則是轉變思路,品牌向上。通過技術創新、品類創新、生態創新,給中國品牌“做加法”,增加品牌含金量,推動品牌向上;再次,要先予后取,貢獻價值。每進入一個海外市場之前,應當先思考能為當地帶來什么,創造什么價值。要先予后取,成為受到海外市場歡迎的投資者,受到歡迎的企業公民;最后,要開放合作,成果共享。改變“中國制造、海外銷售”的單一貿易形式,與外資品牌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等全價值鏈開展合作,探索“中國創造、海外制造、海外銷售”的本地化經營模式,實現業務纏繞、成果共享。

奇瑞正是這么做的。在20多年揚帆出海的過程中,奇瑞早早就認識到,相較于產品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融進去”,成為海外當地“施肥”的貢獻者,為當地帶來稅收、就業,“融入”海外用戶和當地民眾的心里。為此,奇瑞提出了“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里,為哪里)的國際化理念,在為當地用戶提供差異化綠色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加大與當地主機廠、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推動品牌本地化發展、制造和研發協同發展、供應鏈協同發展。例如上文提及的奇瑞與西班牙老牌車企EV MOTORS合作,就讓有著70多年歷史的西班牙EBRO品牌重煥生機,為當地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稅收增長。

奇瑞教育基金在南非官宣成立
此外,奇瑞還長期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環境保護、精準扶貧、抗災搶險、捐資助學等各類公益慈善行動。今年8月,奇瑞汽車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發起了“通過教育賦能未來”的倡議,并成立專項教育基金。該基金將攜手南非基礎教育部等核心合作伙伴,精準支持基礎教育與兒童早期發展,推動非洲教育公益邁向“多方協同、系統變革”新階段。奇瑞不僅要做全球市場的價值賦能者,更希望以切實行動展現中國品牌在全球ESG建設中的責任擔當。
一場變革正在發生。
奇瑞的國際化成長經歷既是中國汽車出海進階的縮影,更是不可多得的經典案例與樣本。經過數十年的積累與沉淀,中國汽車工業成功實現了三級跨越——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引進來”,到新世紀初的“走出去”,再到今天的全面“走進去”,收獲了越來越海外用戶的肯定,并為全球汽車市場的復蘇、世界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貢獻更多力量。有理由相信,在“領頭羊”奇瑞的帶領下,中國汽車將以不可阻擋之勢,大步邁向全球汽車產業舞臺的中央,并成為未來世界汽車版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