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車市正在逐步進入到存量廝殺的階段,曾經的百萬輛俱樂部常客上汽通用,正無可避免站在了轉型的十字路口。

自薛海濤加盟執掌營銷、盧曉團隊全面接盤以來,這家合資巨頭終于從下滑中踩住了剎車,連續盈利、銷量環比回升的信號令人矚目。但透過短期回暖的表象,其深層的品牌定位模糊、新能源轉型滯后等沉疴仍未根治。上汽通用的止血之戰已初見成效,但若想徹底打贏這場戰役,仍需跨越多重關卡。
別克仍需努力
其實我們回顧上汽通用的發家史,一定繞不開一款明星車型,那就是有“陸上公務艙”之稱的。這款車型在MPV市場一經推出,就受到國人的瘋狂追捧,時至今日,別克GL8即使在新能源的瘋狂沖擊下,仍保持住MPV細分市場銷冠地位,足見其產品魅力。

但想靠一款車型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對于整體品牌力而言,曾經憑借GL8在商務MPV市場建立起的穩固品牌形象,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風潮和年輕化消費需求驅動下,已然褪色。
隨著90后和00后逐漸成為購車主力,他們對個性化、科技感和智能化的需求明顯高于上一代。尤其是在領克、蔚來、理想等年輕化品牌出現后,傳統合資品牌受到的沖擊尤為猛烈,后者在年輕群體中展現出吸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智能化層面的拉胯,新能源轉型遲滯,也是上汽通用別克的一大難關。或許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微藍系列,其車型銷量成績甚至未進入新能源排行榜前50名,月銷量長期維持在1000臺左右。
而通用汽車為別克耗費百億資金打造的純電平臺奧特能寄予厚望,2023年基于該平臺的純電車型E5上市后,只有短暫的高光表現,其他時間月銷量大多徘徊在1000輛以下。
凱迪拉克/雪佛蘭褪色
與此同時,在上汽通用的大本營里,別克的“難兄難弟”凱迪拉克,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

曾經的美式豪華代表,現在也面臨品牌光環褪色的窘境。雖然凱迪拉克在同級別車型中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特別是價格優勢和配置方面,但品牌溢價能力已經大幅下滑。尤其是在價格戰的紛擾之下,凱迪拉克進一步擠壓了同門兄弟雪佛蘭的市場空間,同時也削弱了自身的豪華品牌定位。
至于雪佛蘭的處境則更為艱難。2025年7月,雪佛蘭汽車全系車總銷量僅為504輛;1-7月雪佛蘭累計總銷量為7107輛,相較2024年同期下滑幅度超七成。
這樣的銷量成績,與雪佛蘭曾經的輝煌相比堪稱天壤之別。2014年雪佛蘭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巔峰期的76.7萬輛,市場份額達5.3%,而到2024年,其市場份額已萎縮至不足0.3%。
目前銷量最好的車型科魯澤,在2025年7月份的銷量為387輛。其他車型銷量更加慘淡,探界者PLUS的銷量為48輛,探界者為42輛,銷量最差的車型為雪佛蘭暢巡和開拓者,這兩款車7月份各自只賣出了兩臺。
盡管上汽通用官方多次辟謠,稱“雪佛蘭品牌退出中國的傳言是不實消息”,但接近上汽通用的內部人士透露,官方表述實際意味著將僅僅保障現有用戶的售后服務。
上汽通用反攻
2024年8月,上汽通用迎來了新一輪人事更迭。泛亞技術中心的副總經理盧曉成為上汽通用總經理,莊菁雄被調離至安吉物流,五菱銷售公司總經理薛海濤則成為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負責市場營銷相關工作。
這次人事變動發生在企業極度困難的時期。2024年,上汽集團發布的年報數據中顯示,集團旗下重要合營公司上汽通用,凈虧損高達266.88億元,同時,總資產同比下降約41%,凈資產為-101.91億元,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
這家曾經的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第一個年產銷躍上百萬量級的傳統乘用車公司,如今銷量從2017年的200萬輛暴跌至2024年的43.5萬輛,跌幅超過78%。
至暗時刻,盧曉與薛海濤組成的新管理團隊,用一套組合拳實現了階段性止血。
薛海濤主導的“一口價”策略,為上汽通用帶來了新的起色。在此之前,上汽通用旗下品牌深陷經銷商競相降價的惡性循環。別克終端優惠常年維持在3-5萬元,凱迪拉克“以價換量”導致豪華屬性稀釋,雪佛蘭更是靠“7折甩賣”勉強維持存在感。這種無序競爭不僅吞噬了企業利潤,更讓消費者形成買漲不買跌的觀望心態。

“一口價”的推行,直接切斷了價格內耗的鏈條。2025年7月,通用汽車全球董事會在美國召開,盧曉在會上透露,“通過團隊努力,我們已經連續4個季度保持盈利。”與此同時,穩定的價格體系,也重塑消費者信任,實現了“量利平衡”的核心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新管理層的另一明智之舉,是放棄“全面開花”的幻想,轉而聚焦核心競爭力。在MPV市場,別克GL8的王者地位被進一步鞏固。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別克品牌實現月銷量35457輛,其中,GL8家族成為拉動銷量增長的重要助推,實現月銷量10495輛,不僅蟬聯MPV月銷冠軍,全新GL8陸尊更是上市即熱銷,銷量環比增長超過40%。
與此同時,在技術層面,上汽通用終于擺脫了依賴外資技術的被動局面。泛亞技術中心自研的NOP智慧領航系統落地別克世紀后,在i-VISTA智能汽車指數中斬獲五星評級,能夠提供L2+級別的高階智能輔助駕駛能力,車道保持、自動變道的成功率顯著提升,比肩新勢力頭部品牌;全新真龍PHEV系統搭載于GL8、至境L7等車型后,實現了長續航、低能耗與高性能的完美平衡,同時還解決了插混車型匱電動力衰減等行業難題。這些技術突破,讓上汽通用在智能化、電氣化的賽道上,終于有了自主話語權。
結語:
回顧上汽通用從衰落到反攻,我們能夠看到,這家曾經的合資巨頭,雖然正經歷著漫長的寒冬,但是通過管理層換帥、品牌戰略調整、渠道變革等等舉措,上汽通用也在積極尋求變化。同時,上汽通用的困境也為眾多合資品牌敲響警鐘: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沖擊下,沒有誰能夠永遠躺著盈利。與上汽通用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