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換上了“AUDI”的新標,但來自上汽奧迪的奧迪E5 Sportback在9月份的銷量表現恐怕并不能算是“開門紅”。

銷量數據顯示,這款定價在23.59-31.99萬的純電中型車,9月份零售量僅有1150輛,個人人認為這個成績看上去既令人意外也在意料之中。

說它意外,是因為這樣一款被上汽奧迪寄予厚望的走量車型,而且是懸掛了AUDI新標的重磅產品,首月銷量1150輛的成績其實是有些低的,畢竟這可是一款要和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等價位相近的車型,但是和前述車型動輒月銷2W+的成績相比,千余臺的成績顯然是不太夠看的。
尤其是官方曾宣稱,奧迪E5 Sportback上市30分鐘訂單量就突破了10153臺,并且可以實現上市即交付,如今月銷千余臺的實際零售量和當初號稱的上市30分鐘訂單破萬的差距還是有些大的。

不過,話說回來,奧迪E5 Sportback眼下有這樣的成績也可以理解,這是因為畢竟奧迪E5上市時間還不長,9月份也并非其首個完整月的銷量,受限于產能和銷售周期因素影響,其給出首月銷量1150臺的成績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從定價策略上看,奧迪E5 Sportback雖試圖以“23.59萬起售”打破豪華電動車30萬門檻,但面對眾多強敵,確實有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陷阱的可能。其價格區間與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高度重疊,而后兩者9月銷量均在2萬臺上下。
這意味著,消費者在相近預算下,或更傾向于選擇科技標簽鮮明的新勢力或品牌認知度更強的特斯拉,奧迪的“豪華溢價”在電動化時代能否吃的開還不好說。盡管E5 Sportback搭載了quattro四驅技術并擁有至高700公里以上的續航等亮點,但在智能化配置上和前述車型未能形成差異化優勢,能否打動追求科技體驗的年輕消費者還不好說。

而且,從品牌上來說AUDI并沒有“四個圈”,雖說上汽奧迪認為這并沒有什么,但對于大多消費者而言,沒有四個圈的AUDI在國內市場的品牌認知度恐怕也需要提升,如何提振其品牌知名度,是上汽奧迪需要著重考慮的。
此外,上汽奧迪獨立渠道布局仍不完善,相較于新勢力品牌密集的線下門店和體驗中心,其渠道覆蓋不足或導致消費者感知度偏低。豪華品牌的“面子屬性”在電動車市場逐漸弱化,年輕用戶更看重產品本身的性能與服務,AUDI也應盡快建立起適配電動化用戶的服務生態。

當然,如果僅憑首月1150臺的銷量就斷言奧迪E5 Sportback遇冷或者說“高不成低不就”恐怕也為時尚早。尤其是考慮到E5其實還是有著不錯的產品力及相對合理的定價,后續銷量走高是可以預見的,至少筆者認為,其月銷量會比眼下的1150輛高的多。
寫在最后:
當然奧迪E5 Sportback首月的銷量也像是一次“壓力測試”,它也在告誡上汽奧迪,電動化轉型依舊漫長,除了品牌、價格和產品策略外,更應構建產品-渠道-服務的全鏈路優勢,惟其如此才能在未來新能源競爭中取得突破,而對于奧迪E5 Sportback的未來銷量我們也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