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研發中心落成,一汽解放開啟創新領航新篇章!

10月18日,一汽解放無錫研發能力提升項目正式竣工。作為解放“四國九地”研發布局的關鍵落子,無錫研發中心總投資4.23億元,建筑面積超4.5萬平方米,將聚焦動力總成技術創新,也將承擔起提升一汽解放整車核心競爭力的戰略任務。
請看方得網的現場深度報道。
戰略布局關鍵落子

在竣工儀式上,一汽解放董事長李勝指出:“該項目的落成,是優化創新布局、增強創新能力的新起點。”他強調,“這不僅契合解放動力總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更將成為提升一汽解放整體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李勝回顧了一汽解放與無錫市長期以來的緊密合作。他指出,除了動力總成事業部扎根于太湖之畔,致力于商用車后市場綠色循環發展的“解放綠動”項目也落戶于此,共同構成驅動一汽解放穩步前行的強大引擎。
展望未來,李勝明確了發展方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汽解放將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融入全體系、全鏈條,加速向‘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邁進。”他特別對動力總成事業部提出期待,要把握時代機遇,立足新起點,堅持高水平制造與可持續創新并重,打造卓越的總成產品,持續支撐一汽解放整車競爭力的提升。

一汽解放副總經理王志宇的致辭則從戰略高度闡述了項目的深遠意義。他回顧了兩年前的9月26日,在這同一塊土地上主持動力總成廠奠基儀式的場景。“整整兩年后的今天,我們共同見證研發大樓的竣工,這是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
他指出,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與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汽車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作為解放整車的‘核心支柱’,動力總成產業的競爭力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在復雜環境中突圍。2023年,為構建‘智慧動力域’體系,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無錫研發項目應運而生。”

“這是一汽解放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完善全球研發布局的關鍵一步。”王志宇強調,該項目將充分發揮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和無錫的產業基礎,建設國際一流的硬件設施與研發體系,進一步鞏固解放動力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提升一汽解放整車的核心競爭力。
三重D型樓寓意深遠
在項目介紹環節,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欲曉以詳盡的數據和生動的闡釋,揭示了這座研發大樓的設計精髓與技術內涵。作為項目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他的解讀讓現場嘉賓深入理解了這一標桿工程背后的創新思維。

李欲曉介紹,項目總投資4.23億元,建筑面積達4.6萬平方米,建筑結構高度為59.26米,裝飾總高度為71.18米。他特別解釋了這兩個數字的寓意:“5926象征著事業部的發展基石;7118則代表我們與合作伙伴共同高質量發展,一起發達。”

研發大樓最具辨識度的“三重D字型”外觀被賦予了深刻內涵。“三個‘D’分別代表‘Design(設計)’、‘Development(發展)’和‘Digitalization(數字化)’。設計是企業的核心,發展代表產品領先,數字化則是所有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李欲曉解釋道。
在綠色環保方面,大樓整體按照建筑綠建最高標準三星級建設,同時采用智能安防、智能環境管理等系統,打造智慧研發辦公場景。“這不是普通的辦公樓,而是集研發、測試、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李欲曉補充道,“我們提前布局,建成了國際測試臺架,滿足開發更低排放、更綠色國際產品的需求。”
他還特別介紹了國內一流的非道路發動機環境倉:“這個環境艙能夠提供零下45度到60度、海拔0到5500米的環境模擬,覆蓋從平原到高原、從高寒到高溫的全球工況,將大幅提升產品開發效率并降低開發成本。”
項目的價值不僅限于硬件升級。李欲曉總結道,該項目彰顯了三重價值:一是樹立行業引領,通過國際一流設施設立新標桿;二是夯實產品創新基礎,以先進研發條件推動技術突破;三是發揮品牌窗口效應,打造一汽解放在長三角的創新中心和展示窗口。

這座研發大樓的竣工,不僅是一汽解放研發能力在物理空間上的提升,更是企業創新文化和技術自信的生動體現。從設計理念到建設標準,從功能布局到技術內涵,每一個細節都折射出一汽解放對卓越品質的不懈追求。
在儀式尾聲,主持人提醒大家“天晴了”。恰如這天氣的轉晴,一汽解放無錫研發能力的全面提升,也為企業在新能源與智能化賽道上撥開迷霧、指明了前路。這座矗立在太湖之濱的研發新地標,不僅是解放研發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更是其面向未來、決勝市場的一枚關鍵落子。
接下來,就看解放動力如何在這片新的土壤上,開花結果,真正“一路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