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三季度數據的公布,車企年度銷量KPI的完成進度逐漸清晰。當下,行業已步入沖刺階段,距離年末不足3個月,各車企壓力驟增,能否順利完成年度銷量KPI,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從政策層面來看,一系列舉措正深刻影響著汽車行業的發展走向。日前,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確提出2025 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 20%,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左右;2026年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最后一年,年底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上限為3萬元,2026 - 2027年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優惠,每輛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這無疑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圍繞政策窗口期,中國汽車市場迎來歷年最忙碌的9月。幾乎所有上市車企均瘋狂進行新產品戰略投放,先是國有上汽、東風、長安等集團,再是比亞迪、吉利、比亞迪、奇瑞、長城等上市車企,最后是理想、小鵬、蔚來、零跑、鴻蒙智行等造車新勢力,無不在9月發布新品或換代車型。據華汽研究院不完全統計,9月超40個汽車品牌密集投放,70多款車型發布。
在這場激烈的“競賽”中,車企表現各異。比亞迪、吉利、上汽、小鵬、零跑等表現亮眼,銷量目標完成度領先,體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與發展潛力。中國一汽、長安汽車前三季度成績也較為可觀,正穩步朝著目標邁進。不過,多數車企年度完成率不足50%,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

從銷量前十的車企格局來看,呈現出明顯的梯隊分化。在“第一梯隊”中,比亞迪與上汽集團實力強勁,1 - 9月累計銷量均超300萬輛。比亞迪以326萬輛穩居榜首,完成全年460萬輛目標的71%,行業領先地位穩固;上汽集團累計銷量319.3萬輛,目標完成率同樣達71%。
“第二梯隊”處于200萬輛量級,吉利汽車表現突出,1 - 9月累計銷量217萬輛,全年目標完成率72%,在十家車企中位居榜首。一汽集團與長安汽車累計銷量分別為238萬輛、207萬輛,完成率69%。奇瑞集團累計201萬輛,完成率62%,國內外市場均實現增長;廣汽集團累計149.4萬輛,完成率65%。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近幾年車市“前低后高”的銷量特征日益明顯,在政策等助力下,9 月開始的年末車市走強特征顯現。盡管今年 9 月開局終端人氣有所回落,但受益于以舊換新政策以及地方刺激政策的雙重拉動,月中市場熱度逐漸恢復平穩。隨著近期主力車企的電動化突破和部分爆款新品的推出,帶動9月車市結構性高增長。
這無疑為車企在最后的沖刺階段提供了機遇。各車企能否抓住政策與市場契機,完成年度銷量KPI,值得期待。以下是華汽研究院整理的車企前三季度銷量情況,這些數據將進一步揭示行業動態,為行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助力各車企在年末的銷量攻堅戰中找準方向,實現突破。
比亞迪、上汽累計銷量均超300萬輛,完成率均超70%

有消息稱比亞迪已將2025年的銷量目標下調16%,從年初制定的550萬輛降至460萬輛。比亞迪9月銷售396270輛,1 - 9月累計銷售3260146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1%。
對比2024年427.21萬輛的總銷量和41.72萬輛的海外銷量,比亞迪目標宏大。目前,其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達71%,若能保持當前增速,完成全年目標值得期待。
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3712.81億元,同比增長23.3%;歸母凈利潤155.1億元,同比增長13.79%,兩項指標均創同期新高,為其后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上汽集團也開啟了快速增長模式。今年9月份銷售整車44萬輛,同比增長40.4%,環比增長21%,且今年以來月銷量實現同比“九連漲”,1 - 9月累計實現整車批售319.3萬輛。從5月開始,銷量增速穩定在兩位數以上,最近兩個月更是高達40%以上。
上汽集團2025年目標是450萬輛,目前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已達71%。其自主和合資板塊都實現了回暖,如上汽大眾1 - 9月累計銷量752411輛,下滑趨勢得到抑制;上汽通用1 - 9月累計銷量380695輛,同比增速為36.70%,至境L7上市10天大定突破1.2萬輛。同時,上汽與華為合作的尚界也或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據了解,尚界H5大定突破2100臺。
一汽、吉利、長安、奇瑞集團穩入200萬俱樂部

中國一汽同樣表現不錯。中國一汽1 - 9月累計銷238.3萬輛,同比增長5.6%,目前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已達69%。其中,紅旗34萬輛(同比增8.8%),紅旗新能源同比增15.4%;奔騰137217輛(同比增 39.3%),奔騰新能源117203輛(同比增164.5%);大眾品牌燃油車累計份額同比升0.5個百分點;一汽豐田587011輛(同比增9.3%)。其中,一汽-大眾9月銷量146385輛,其中大眾品牌月銷76037輛,奧迪品牌銷售58323輛,捷達品牌銷量12025輛。
吉利汽車2025年前9個月銷量達217.02萬輛,同比增長46%。新能源車銷量持續發力,前9個月同比增長113.94%至116.78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升至53.8%,較上年同期提升17.17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銷量暴漲的背景下,此前吉利控股集團將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從原定的271萬輛大幅上調至300萬輛,并在下半年推出更多新車以實現目標。
目前,吉利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72%。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2.85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扣除匯兌損益等因素,核心歸母凈利潤約為66.6億元,同比增長10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0月6日,吉利汽車宣布擬進行最高23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劃,獲香港聯交所批準后,將通過自動化機制在公開市場分批回購,計劃回購不超10.08億股,即股東年會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0%,回購股份將注銷,且回購完成后30日內不再發新股。
據悉,本次回購資金來自吉利汽車現有的資本及現金儲備。吉利汽車表示,在目前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進行股份回購,能展示公司對其業務展望及前景充滿信心。目前來看,2025年此次回購,是吉利汽車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回購計劃。
長安汽車9月銷量26.6萬輛,同比增長25%,新能源銷量10.3萬輛,同比增長87%。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汽車銷量為206.6075萬輛,同比增長8.46%,目前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已達69%:其中自主品牌銷量175.0414萬輛,同比增長10.47%;新能源汽車銷量72.4249萬輛,同比增長59.72%。
其他車企也有不錯表現。奇瑞集團9月銷售汽車280469輛,同比增長14.7%;1 - 9月累計銷售突破201萬輛大關,目前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已達62%,其中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超58.8萬輛,同比增長77.1%。歐洲市場前三季度累計出口936428輛,同比增長12.9%,其中歐洲市場1—9月銷售14.5萬輛,實現2倍多的增長;
值得一提到是,9月25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2025年迄今港股規模最大的車企IPO。截至9月底,奇瑞集團全球累計用戶超過1772萬,其中海外用戶超過543萬。
廣汽集團9月全集團共銷售汽車17.3萬輛,環比增長27.6%,1-9月累計149.4萬輛,完成率65%。其中今年1-9月,廣汽集團共出口汽車9.2萬輛,其中自主品牌累計出口汽車超過8.5萬輛,同比增長16.5%。
東風集團9月份共銷售汽車17.82萬輛,同比增長6.11%,1-9月份累計銷量為131.68萬輛,累計同比減少3.6%。其中,9月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售5.72萬輛,同比增長22.98%,1-9月份累計銷量為36.1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5.6%。今年以來,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呈穩步爬升的態勢。目前,東風集團前三季度整體銷量完成率達43.9%。
北汽集團2025年9月整車銷量為15.7萬輛,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15%,創下年內新高。2025年1-9月累計銷量122.8萬輛,同比增長4.9%,新能源滲透率提升至38.7%。
北汽集團2025年汽車銷量目標未明確披露具體數值,但通過其戰略規劃可推測其核心目標為通過“三年躍升行動”實現銷量與市場份額的顯著增長,并推動自主品牌銷量提升至50萬輛。
此外,長城汽車9月銷售新車133639輛,同比增長23.29%;1 - 9月銷售923358輛,同比增長8.15%,其中新能源車銷量為27.85萬輛。海外市場1-9月累計銷售334,181輛。細分品牌來看,哈弗品牌1-9月累計銷量528,483輛,同比增長12.03%;WEY品牌1-9月累計銷量63,593輛,同比增長96.35%;長城皮卡1-9月累計銷量136,223輛,同比增長3.11%;歐拉品牌1-9月累計銷量29,686輛,同比下降37.06%;坦克品牌1-9月累計銷量165,143輛,同比下降2.75%。
總體而言,2025年1 - 9月各大車企在銷售業績和年目標完成率上各有亮點。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車企們需不斷創新和調整戰略,以更好地完成全年目標,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小鵬完成率78%、理想陣痛,新勢力“四季度決戰”倒計時

2025年10月初,新勢力車企紛紛公布9月銷量數據,頭部陣營競爭愈發激烈,各品牌在年目標完成率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勢。
理想汽車本年度目標完成情況不容樂觀。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理想汽車將年度銷量目標從70萬輛調整為64萬輛,但公司對此回應不予置評。
9月,理想汽車交付3.4萬輛,雖環比增長19.01%,但同比大幅下滑36.79%,遭遇四連降。目前,理想汽車正面臨產品切換期的陣痛,理想L系列車型市場競爭力減弱,新車型i6雖市場反響不錯,但填補L系列銷量下滑空白尚需時日。
從前三季度累計數據看,理想汽車交付29.72萬輛,同比下滑13.07%,年度目標完成率僅為46.4%。
值得關注的是,9月26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理想i6上市發布會上表示,希望未來“67Y”(理想i6、小米YU7、特斯拉Model Y)替代“35C”(寶馬X3、奧迪Q5、奔馳GLC)的市場地位,成為高端五座兩排SUV市場的新三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鵬汽車表現亮眼。小鵬汽車2025年目標為40萬輛,9月交付4.15萬輛,同比增長94.74%,首次突破4萬輛。其強勢表現得益于多款車型熱銷,尤其是小鵬G9和P7系列改款車型市場接受度不斷提升。
令人關注的是,小鵬汽車年內已累計交付31.32萬輛,同比增長217.77%,年度目標完成率達78%,領跑一眾新勢力。
同樣成績不錯。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39.55萬輛,同比激增128.81%。依托極致性價比,零跑C10和C11系列持續熱銷。零跑汽車已完成調高后全年交付58萬輛目標的68.19%,最后一個季度只需再完成交付18.45萬輛,即保持月交付6萬輛以上即可達成目標。
蔚來汽車2025年目標為44.4萬輛,9月蔚來、樂道、螢火蟲合力交付3.47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64.06%和11%,樂道L90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繼續將理想汽車壓在身后。蔚來汽車2025年前三季度銷量為87,071輛,完成率達20%。
新勢力陣營中,華為鴻蒙智行9月全系交付5.29萬輛,同比增長32.52%,環比增長18.7%。截至9月末,全系累計交付突破95萬輛。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在秋季新品發布會表示,通過“五界聚勢”戰略覆蓋15萬至60萬元市場,目標年銷百萬輛。不過,鴻蒙智行今年的銷量目標為100萬輛,1 - 9月累計銷量約為34.4萬輛,同比增長10.3%,前三季度完成率約為34.4%。目前來看,剩余3個月需月均交付20萬輛以上,才能完成百萬輛目標。
小米汽車2025年目標為35萬輛,首次躋身新勢力造車前四,9月交付超4萬輛,環比增長33%,產能提升緩解了訂單積壓壓力。第三季度交付超過10萬輛。
截至9月底,小米汽車今年累計交付超26.5萬臺,距離3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還差8.5萬臺。按照目前交付節奏,小米汽車1 - 9月累計交付量超25萬輛,年度銷量完成率為71.4%,在未來三個月里,每月交付3.3萬輛以上即可完成目標,在YU7的加持下,完成目標可期。
總的來看,2025年新勢力車企在年目標完成率上差異明顯,月銷4萬成為新勢力品牌規模化競爭新標志,看似“賣爆”實則有“以舊換新”補貼推動。隨著今年最后一批“國補”到位,四季度車企將迎銷量增長。但明年政策有變,新勢力競爭格局或“洗牌”,四季度或是最后“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