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臺風樺加沙正威脅深圳,很多本要去現場的人被迫只能線上觀看鴻蒙智行秋季發布會。
如此一來,現場人數驟減,不知道余承東會不會因為沒那么熱鬧,而感到一些不適應。
更何況,今晚的余承東還要率領鴻蒙智行,打一場鞏固舊地盤、破局新戰場的關鍵戰役。
鞏固舊地盤的自然是全新問界M7和再發四座版的問界M9。
全新問界M7增程版的價格為27.98-35.98萬起,純電版的價格為31.98-37.98萬起。


正式上市之前,全新問界M7小訂就已經突破了23萬。而上市之后1小時,全新問界M7大定就突破了3萬,成為爆款幾乎沒有任何懸念。
問界M9四座版的價格為55.98萬起,支持4萬元選裝后排雙零重力座椅、智能隱私車窗和電動踏板。
同時,問界M9也迎來一些產品更新,比如銀境紫的新顏色版本、雙龍出海迎賓燈語、多車跨域組隊K歌、泊車車外語音等,內飾也應用上了跟尊界S800一樣的創新可吸附降解材料。
破局新戰場的自然是尚界H5。
尚界H5增程版的價格為15.98-17.98萬起,純電版的價格為16.58-19.98萬起。

正式上市之前,尚界H5小訂就已經突破了16萬。而上市之后1小時,尚界H5大定突破1萬,開局便傳來捷報。
尚界H5、全新問界M7以及問界M9三大主力車齊發,今晚之于鴻蒙智行來說近乎一個爆款之夜,而接下來就看上汽和賽力斯的產能怎么發揮了。
問界M7終于也能打順風局了
過去三年來,問界M7這款車一直牽動著華為在新能源市場的命運。
2022年上市的第一款問界M7,讓華為風光一時,也讓華為陷入谷底。
幸得2023年的問界新M7,華為力挽狂瀾,一舉將問界M7變成月銷一兩萬的國民級SUV,而華為也從此開始在新能源市場一發不可收拾。
2024年,問界新M7發布改款,爆款勢能延續,華為也憑問界M9和M7兩大王炸產品,在新能源市場扎下了更深的根。
問界M7既陷華為于逆風局,也幫助華為掙脫了逆風局。
而到了現在,華為在新能源市場如日中天,問界M9和問界M8又連番打大勝仗。
由此,盡管外部挑戰依舊很大,但全新問界M7這次終于不再與命運這個沉重的詞發生關聯,而能夠從從容容、游刃有余地打一次順風局。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換代,相對于之前單打獨斗,全新問界M7現在更注重與問界M9和問界M8組成王牌軍,打火力密集的團體戰。

老款問界M7只有增程版,瞄向家庭市場,價格24.98-32.98萬起,主銷車型基本與理想L6直接扭打在了一起。
而全新問界M7既有增程,又有純電,價格27.98-37.98萬起,向下甩開了與理想L6的正面沖突,向上則與問界M8的入門版銜接,最終與問界M9和M8合龍,對30-50萬級的廣闊市場形成統治力。
當然,要配合問界M9和M8作戰,全新問界M7本身的產品力也得足夠能打。
在《一小時狂攬10萬訂單,更貴的全新問界M7繼續賣瘋》一文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過了全新問界M7的升級點,這里我們再把一些最核心的內容說一下。
全新問界M7雖然比老款貴了4萬,但其產品升級力度還是很對得起這個漲價幅度的。
全新問界M7長寬高尺寸為5080x1999x1780mm,軸距則達到3030mm,這顯然已經跟軸距僅為2820mm的老款不是一個級別的產品了。
配置上,全新問界M7現在也更豐富更強大了。
新增了10.25英寸的副駕屏,可選17.3英寸的后排娛樂屏,同時中控屏還從15.6英寸增大到了16.1英寸。

除了六座版本依舊提供二排零重力座椅外,全新問界M7六座和五座的頂配版本還都標配了主駕零重力座椅。
彩電和沙發都有了,冰箱自然也少不了。
全新問界M7全系標配了7.3L、溫度范圍為0-50攝氏度的冷暖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全新問界M7這次還應用了跟尊界S800一樣的創新可降解吸附材料,既有實用性,又有價值感。
智能化依舊還是全新問界M7的拿手好戲,它搭載了華為最新的ADS 4和鴻蒙座艙。
此外,鴻蒙智行還在全新問界M7的入門版上首發搭載了艙內激光雷達的版本,不過這個版本并不具備車位到車位級的全場景駕駛輔助,只有城區巡航、高速領航、自動泊車等。

操控方面,全新問界M7現在還有了雙腔空懸、高速爆胎穩定控制系統等。
對比同價位產品,就增程的角度來看,盡管全新問界M7甩開了跟理想L6的正面沖突,但它現在卻又幾乎可以同時打理想L6和L7。
全新問界M7的起售價跟理想L6 Max 一致,同時它的空間尺寸更大、配置更多;跟理想L7相比,同樣的預算,全新問界M7已經可以上六座版了。
就純電的角度來看,同價位的熱門純電SUV基本就是樂道L90、Model Y L以及理想i8,這些車各有特色,與全新問界M7有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同時也有各自的用戶群體。

看重儲物能力,自然是擁有240L前備艙的樂道L90;看重三電能力,Model Y L或許更適合;希望標新立異一些,理想i8則是上選;而全新問界M7在這其中,最核心的優勢自然還是智能化。
總的來看,全新問界M7這次改款其實又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坐標。
而在這個坐標周圍,全新問界M7并沒有什么會發生正面沖突、非要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
走在問界M9和M8鋪好的路上,全新問界M7盡可以春風快馬地打一場順風局。
尚界H5,無攪局不破局
尚界H5生來就要做一個攪局者。
畢竟,一方面它是尚界這個全新品牌的第一款產品,首戰必須告捷,后路才能走好。
另一方面,它所處的20萬以下市場,雖然最廣闊,但消費者決策也更加保守審慎,天然不利于新品牌走進用戶心智。
與此同時,20萬以下還是傳統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和新勢力集中廝殺最激烈的市場,能征慣戰的悍將比比皆是。
因此,對于尚界H5來說,只有攪局才能破局。

而讓尚界H5具備攪局實力的最大底氣,就是在15—20萬元價位段,它的綜合智能化水準幾乎是沒有任何對手的。
首先在座艙方面,尚界H5全系標配鴻蒙座艙。
在同價位市場,基本也就小鵬G6能夠從AI助理、語音車控等方面跟尚界H5較量一番,而若要看生態互聯的能力,那么尚界H5就徹底獨領風騷了。

再來看輔助駕駛,尚界H5的Pro版搭載的是華為ADS 4 Pro,Max版搭載的是華為ADS 4 Max。
Pro版和Max版的在硬件上的區別是后者多了1顆192線的激光雷達,安全冗余會更多一些。
在具體應用場景上,Max版具有全場景能力,城區領航、高速領航、自動泊車等均不在話下;Pro版同樣能夠做到高速領航、自動泊車,但卻不支持城區領航。

深藍S07搭載的華為ADS SE與華為ADS Pro的應用場景一樣,但根據官方描述,華為ADS Pro的能力上限會更高一些。
比如同樣是城區車道巡航,華為給ADS Pro的描述是“LCC++”,而ADS SE是“LCC+”;同樣是主動安全,華為給ADS Pro的描述是“全維主動安全增強”,而ADS SE僅是“全維主動安全”。
小鵬G6全系都能實現城區和高速的領航輔助,可一方面在底層技術上,小鵬G6的XNGP還在用端到端大模型,尚界H5的華為ADS 4則已經來到了更先進一代的WEWA架構。
另一方面尚界H5最便宜的Max版價格為17.98萬起,與小鵬G6的17.68萬入門價已經相差無幾。所以在價格上,尚界H5的華為ADS 4和小鵬G6的XNGP還基本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因此,就綜合智能化水準來看,尚界H5幾乎就是對同級別產品來了場降維打擊。

而這其實也給華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余承東就曾表示把華為智能化的一套東西放到20萬以下的車中,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但或許正因為智能化投入過高,尚界H5雖在智能體驗上拳頭夠硬,其余方面卻很難與對手拉開明顯的差距。

如上圖所示,對比小鵬G6和深藍S07這樣同級別的競品來看,尚界H5的空間表現、動力表現、純電續航表現均不算突出,尤其動力參數上會明顯落后一截。
不過客觀的說,無論是尚界H5,還是小鵬G6、深藍S07等產品,大家在空間、續航、動力等方面均很優秀,只是市場太卷了,就算是已經把這些體驗做到足夠好,也很難一下子脫穎而出。
另外,要使一款產品做到全面超越基本不可能,在沒有明顯短板的情況下,往往有一個或者幾個足夠長的長板就足夠有戰斗力了。
而智能化就是尚界H5那根足夠長,且長到讓對手很難在短時間內追上的長板。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尚界H5那16萬的小訂中,75%都是Max版。看來尚界H5的智能化能力對用戶的確非常具有吸引力。
如果20萬以下預算,對智能化要求又比較高的話,那么尚界H5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選擇。
寫在最后
四界已成歷史,鴻蒙五界今晚正式合體,在更大的戰場上開打更大規模的戰役。
向上,鴻蒙智行有尊界打穿百萬級市場。
在中間,問界主攻,智界和享界輔攻,鴻蒙智行在20-50萬的廣闊市場量價齊飛。當然,問、智、享三界將來全是主攻也未可知。
往下,鴻蒙智行現在又憑借尚界H5打響在20萬以下市場的首戰,同級別市場也許又將迎來一場格局重塑。
因此,在各價位段市場,兵強馬壯的鴻蒙智行當前正漸成通吃之勢。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看點,那就是包括直系的鴻蒙智行在內,越來越龐大的華系車陣營也已經遍布各價位段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的直系與旁系、旁系與旁系,也難免互相開火。
而華為夾在中間,要處理的不僅有打打殺殺,其實還有很多復雜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