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們采訪零跑的時候,朱江明認為零跑想要成為中國的主流車企,“應該有機會在單月摸到月銷十萬的門檻”。
2025年8月,零跑汽車總銷量為57066輛,創下歷史新高,并已連續六個月位居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9月剛過去一周,零跑的腳步還在加速——9月7日,朱江明發朋友圈表示“零跑單日訂單再創新高”,截圖顯示的內部系統數據為:
當日凈增鎖單量4663臺,本月凈增鎖單量為14556臺。

照這個速度來看,零跑在9月份銷量超過6萬臺基本沒什么懸念了。
9月8日,慕尼黑IAA的現場,朱江明和大家分享了這個消息。“當時朋友圈發早了,9月7日最后的數據是單日鎖單量超過了5000臺。”
正在疾速向月銷十萬目標邁進的零跑,打出了下一張牌——Lafa5。

但在慕尼黑,Lafa5的亮相,還不是最關鍵的事。
01
Lafa5,零跑的另一面
零跑在官方新聞中,稱Lafa5的是“全新個性戰略新品”。目前實車剛在慕尼黑IAA進行了全球首發亮相,駕仕派將得到的信息梳理如下:
1、基于LEAP 3.5架構打造,定位于“高顏值運動轎跑”。是一款兩廂車型。
2、它有兩個專屬車身色:風馳灰和電掣黃,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個性的車身色彩可選。首發亮相的是一臺電掣黃,后來在慕尼黑一家零跑中心我看到了一臺灰藍色涂裝展車,應該是官方所說的“星夜藍”,視覺效果也非常好。

3、從車身側面可以看到它有著大傾角的前風擋及較短的前后懸設計,前后50:50黃金軸荷比搭配后驅,零跑專門強調它經過Stellantis歐洲頂級團隊運動化調校,在駕駛操控性上可以期待一下。
4、配備了同級唯一的無框車門,并全系標配19英寸運動輪轂。在“轎跑”這個元素上算是拿捏到位。

5、新車搭載激光雷達與高算力芯片,具備同級領先的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系統。現場展車我并未看到有激光雷達,但是在慕尼黑零跑中心我看到的那臺藍色展車是帶有激光雷達的。
6、Lafa是零跑區別于現有大眾化車型之外的一個車系,還會有其他產品。而Lafa5除了普通版本之外,還有Ultra版本,從外觀到性能都會更為個性和運動。

7、發布會之后,Lafa5面對國內市場已經開啟訂金為99元的盲訂。新車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國上市,并于2026年推向全球市場;其高性能Ultra版本則將于2026年上半年在國內市場正式交付。
Lafa5從源頭上來看,是B平臺繼B10、B01之后的第三款車型。但是相比車長為4.77米的三廂車B01而言,Lafa5的車身尺寸會更短,大概會在4.4米的樣子,顯然是歐洲市場相當喜歡的緊湊型車。

但是從側面較高的曲線以及較短的前后懸來看,它的車內空間應該會比外觀看起來大得多——在采訪的時候,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說內部空間要比凱美瑞還要好一點。那也就意味著:
看起來更緊湊的車身和兩廂造型,Lafa5像是為歐洲量身定做。但實際上在中國市場看重的內部空間方面,零跑一點也沒有做出妥協,而是盡力去滿足了中國和歐洲市場用戶各自的需求。
畢竟,歐洲因為街道相對狹窄,因此會更偏愛外部尺寸較小的小車,但誰不喜歡更大的內部空間呢?
有意思的是,目前零跑在歐洲市場銷售的車型分別是T03、B10和C10三款。在中國已經上市的B01并沒有進入歐洲市場,但是Lafa5確認會在明年推向全球。這也就意味著零跑在同一個平臺的產品策略上,并不是“多生孩子好打架”,而是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對于全球不同需求的細分市場做出平衡。

而這款更個性化、更緊湊、更漂亮的Lafa5,將會作為零跑首款全球主流轎車,進一步夯實和豐富零跑的品牌形象。
02
月銷10萬輛,零跑憑什么?
從Lafa5來看,這只是零跑現有車型的一個補充。相比之前中庸均衡、強調性價比的務實品牌形象,Lafa5正如它的名字,是零跑展示給市場的另一面。包括Ultra版本賦予的性能感、個性化、色彩感,都有別于之前的車型。

Lafa這個車系,以后也會有不止一款車型,而是代表了零跑在大眾化車型的主品牌形象之外,更具個性化和獨特性的探索。Lafa既是對海外市場差異化需求的滿足,也會讓主品牌形象變得更為層次豐富。
但真正對于品牌而言的戰略級新車,還要看10月16日。零跑已經事先釋放了下一步重要節點:
1、在10月16日,零跑將會在國內發布其D平臺的相關內容,包括新車和平臺定位在內,這也將是零跑品牌旗下最貴的車型平臺,確立了零跑品牌目前對于產品天花板的思考。
2、駕仕派得到的內部消息是,零跑為了D平臺的戰略發布會,史無前例邀請了明星代言人。和對于一向精打細算的零跑而言,這也顯示了其再造品牌高度的決心。作為一個連投放廣告都很少的車企而言,會選擇哪位代言人也是一個有意思的懸念。
3、D平臺的發布,也將進一步放大零跑現在通過銷量逐漸響亮的聲量,反過來進一步推進現有在售車型的銷量。
我們當然沒有忘記朱江明在今年初所說的“月銷量十萬”,在采訪時朱江明表示,“2025年相對比較難,但是明年應該會看得見”。

為什么是十萬?是因為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排名前十位的車企,門檻差不多就是月銷量達到十萬輛。這也就是說,新勢力車企在市場上發展了十年、每周一張榜單來標榜銷量有多高,但實際上,距離主流的牌桌還有很遠。
零跑是第一個喊出“月銷十萬輛”的新勢力品牌,而從目前的節奏來看,這并非自吹自擂。
放在新勢力,零跑的速度已經一騎絕塵。而在沖過了6萬臺之后,零跑在新勢力陣營里,也將進入無人之境。
但,這絕非零跑的終點。
03
年銷量400萬,從中國主流到全球主流
在慕尼黑IAA的采訪中,零跑首次透露了企業更大的愿景:想要成為主流的全球化車企,這個門檻是年銷400萬輛。
朱江明說:
“零跑海外是長期戰略,車企必須實現全球化。400萬臺原本是燃油車的門檻,我認為未來電動車可能會更高,集中度可能會比燃油車進一步提高。”

有一句話我一直很認同,那就是“當我們在宣告的時候,并非是在表達自己——而是在塑造自身。”這也意味著,宣告是實現一個巨大目標的第一步,也是必經之路。尤其是面對媒體進行公開宣告,這意味著零跑絕對是認真的。
那么,400萬從何而來?
朱江明說,要達到400萬總量,國內和海外的體量至少應該各占一半;但這也只是門檻,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車企,也就是再往前走一步,海外的體量應該大于國內。
因此,零跑的海外戰略是至關重要的支撐。這個時候我們才會發現,但凡零跑在海外的合作伙伴不是Stellantis,沒有任何新勢力車企敢說出這樣的目標。
目前,Stellantis在全球車企銷量排名中位列第五,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其銷量被通用汽車反超,是從第四滑落到第五位的。面對全球的新能源轉型,主導零跑國際海外市場的Stellantis,對于銷量的迫切,應該要比零跑更甚。

不要忘了,Stellantis是全球車企中,最為典型的“生意人”。銷量、份額、盈利、擁抱未來,正是這個全球領先的汽車集團最在意的關鍵詞。除了看合作方的意愿和目標是否一致,我們可以再看幾個數字,也就更能洞悉Stellantis的決心:
1、目前,零跑國際在海外的銷售服務網點已經達到了700多家;與此相對應的是,經過這么多年發展,零跑在中國的網點也不過就是900多家。
2、零跑海外服務網點主要聚集在歐洲,有640多家,這也正是Stellantis的優勢市場,卻也是中國車企出海最難攻占的成熟市場。
3、與之對應的是,從我們可以找到的數據舉例來看,廣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出海,截至目前的海外服務網點的數量也不超過600個,但卻覆蓋了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零跑國際的700多家,則覆蓋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
4、可以看出,零跑的海外網點鋪得很密,且都在中國品牌更難以進入的巨量市場,不像其他中國品牌那樣,一般都是先去難度不那么大的市場,進行數量多但是密度低的網點鋪設。

5、2025年1-8月,零跑在海外市場累計交付超3萬臺,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榜首,并躋身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場前列。在慕尼黑零跑中心的門店里,我就看到一張關于T03的海報:德國同級冠軍車型。這款售價為1.9萬歐元的產品,目前在銷量當中的占比較大。隨著B10、C10和Lafa5的逐步推進,相信零跑在同級市場中能夠名列前茅的車型也將越來越多。

6、目前零跑國際在海外的服務網點當中,由Stellantis直營的網點只占10%,其余90%都是與本土經銷商集團進行合作。比如我們這次在慕尼黑參觀的零跑中心,就是一家本地最大的經銷商集團代理的。現場類似于我們熟悉的4S店園區,旁邊就是標致和歐寶,零跑中心在這樣的園區當中,不管是銷售服務還是售后服務,都有成熟、現成的團隊提供服務。而從這家經銷商所代理的品牌也可以看出,這是與Stellantis合作基礎深厚的伙伴。

7、零跑明確表示,今年海外銷量能做到5、6萬臺,明年至少翻番。
可以看到,零跑肯定不是最早邁出海外的新勢力車企,但現在的零跑卻是跑得最快和效率最高的新勢力車企。歸根到底,還是體系力優勢使然。不單從短時間進行服務網點的鋪設數量能夠反映零跑國際的效率,從代理商的成熟度和規模度,也都可看出Stellantis在歐洲深厚的根基。
這也就是說,壓縮銷量不佳的品牌網點,加大零跑網點鋪設——對比其他出海的中國品牌,零跑完全可以避開許多 “破局”時的障礙,因為它可以直接無縫實現Stellantis內部品牌服務網點的轉換。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正是Stellantis原有品牌和車型已經呈現明顯下滑趨勢的時候,它對零跑這樣的新鮮血液才會更為重視,也更會集中優勢力量來全力推進。
另一個例子,是海外工廠。

零跑確認,今年底零跑西班牙工廠的產線適應性改造就將完成,明年開始,西班牙工廠會對B10率先進行導入。而這個工廠也正是由Stellantis之前的一個其他品牌工廠改造完成。這也就是說,整合Stellantis海外冗余產線,最大化利用現有生產資源,也是零跑能夠享受到的獨特優勢。
而這些,也都是零跑全速邁向全球主流新能源品牌的加速器。
04
駕仕總結
中國人總是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因為成功的要素不僅是自己足夠努力,也必須要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從零跑身上,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一點。和Stellantis的合作,就是在正確的時間遇到正確的合作伙伴,去開拓最難的歐洲市場。而更重要的是,兩家從做事風格到運營效率上,也都出奇地保持了高度一致。

在這次慕尼黑IAA與各家中國品牌的接觸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其實來自于寧德時代一張不起眼的PPT。
in Europe、for Europe、of Europe。
不同于國外品牌來到中國時,他們非常喜歡說前兩句:在中國、為中國。
直到這兩年開始,“of”這個常見介詞開始逐漸凸顯出來,代表了國外品牌和本土品牌的深度融合,以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共贏時代。
但在中國品牌出海的底色當中,當地的、本土的,本應出現在第一步。不僅是“在歐洲、為歐洲”,更應該是去深度擁抱歐洲市場和用戶,并與之深度融合,共同助力推動全球汽車市場的新能源轉型。

不要說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找到契合的合作伙伴是零跑的運氣,因為運氣,往往也是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天的零跑,能在慕尼黑立下年銷量400萬的flag,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站在全球格局之上的企業愿景。
也許有人要說:年銷400萬——零跑好大的口氣。
但你還真別說,站在全球市場,零跑有這個底氣。
全速前進的中國車企,也該有這份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