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長安汽車在2025年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正式發布其智能化品牌“新長安·新安全——天樞智能”。在汽車行業智能化競爭的下半場,長安汽車以“新央企”的身份首次舉辦技術發布會,“天樞智能”對于長安意義非凡。

汽車行業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在智能化飛速發展的同時,汽車行業也迎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對待當下智能化快速發展和汽車安全之間的矛盾,成為了所有汽車企業的一項重大挑戰。在競爭加劇的狀態下讓智能化優先上車,是絕大多數企業的選擇,但這會讓用戶、車輛、法規甚至任何交通參與者,都面臨更大的安全風險。
有的企業提出“安全是最大的豪華”,這句話講的非常好,很動聽,但這只是把安全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并不是當道第一重要的位置,因為“豪華”對于汽車來說本來就不是必需品。筆者認為安全必須作為汽車研發和設計的基礎,是汽車豪華、舒適、動力強勁、智能等所有層面的第一要素。
基于長安汽車世界一流的安全基建及行業領先的智能化技術,搭建起“眼明-腦靈-腿快”的關鍵核心技術平臺,主要圍繞駕駛輔助、座艙、底盤三個領域,樹立智能出行新安全標桿。在發布會上,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擲地有聲地宣布:“我們智能化只辦三件事:安全、安全、還是安全!”
長安顯然是把安全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長安的愿景是把“安全回家”這四個字寫進萬家燈火,這就是長安“天樞智能”發布的意義。

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安全風險正在從傳統硬件風險向復雜的軟件系統風險不斷演變,而安全則是智能化的目標和底線。作為造車“國家隊”,安全是長安價值觀的本色,造車41年始終堅守“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新長安·新安全——天樞智能”不僅是技術品牌,更是一場智能新安全革新的宣言。長安汽車通過端到端交互式領航輔助、多模態AI大模型、分布式電驅、線控底盤等62項關鍵核心技術,圍繞駕駛輔助、座艙、底盤三大領域,實現96個功能場景,其中8項為行業首發。
第一、駕駛輔助:讓用戶放心用。在駕駛輔助安全層面,從“條條規則”到“靈活應變”:長安自主研發了端到端交互式領航輔助,可對風險場景的實時識別,像老司機一樣預判性駕駛,做到未雨綢繆,還具有主動的人車交互,快速不停地訓練迭代;而交互式領航輔助,通過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可以像人一樣“讀懂”環境。
在人駕安全層面,從“被動防護”到“主動出擊”:如面對“黑夜+遠光燈+行人橫穿”的高危場景,“天樞智能”通過黑夜逆光AEB技術穿透眩光,比人眼早兩秒剎停;而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消失的前車”,增強型AES技術可在0.1秒內精準協同轉向與扭矩分配,即便120km/h時速下也穩如磐石。此外,還能適應多種場景的主動安全,如防誤踩緊急制動、泊車防磕、主動加速防追尾等。
天樞座艙:讓用戶舒心享。以人性化科技打造移動健康安全的“家”。長安是最早布局人車關系研究,最早建立專業人因工程實驗室的車企,從感知、響應到互動,構筑起了類人超人的智能化安全體系。
第三、天樞底盤:讓用戶安心行。通過三向六域等技術,打造“識險,避險、脫險”三大能力。識險:行業首發輪胎全狀態監控功能,以及針對磕碰引起的電池過熱,開發彈性波AI識別技術,精準定位到25毫米。避險:針對雨天濕滑路面,開發了多模態附著極限感知、動態扭矩管理、橫擺矢量控制等,有效減少打滑幅度超60%;行業首創的主動橫風穩定系統,面對十級橫風,車速120km/h車身偏移僅0.4米,行業第一。脫險:首搭分布式電驅,實現225km/h極速下爆胎不失控,避險車速指標行業第一。
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長安汽車堅定推進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計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起“阿維塔、深藍汽車、長安啟源”三大全球數智新能源汽車品牌,形成了“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布局,2.4萬技術研發團隊。
放大看
同時,長安汽車也同步橫向拓展科技生態,到2028年量產下線人形汽車機器人,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務機器人拓展;2026年力爭實現首款載人飛行汽車產品發布,2028年實現量產交付,2035年構建低空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千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