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消息,一項新調查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對軟件開發者日常工作的變革作用。結果顯示,不同資歷的工程師呈現出明顯分化:資深工程師更傾向于大量使用 AI 生成代碼,主動承擔代碼修正工作,且認為 AI 能節省時間;相比之下,初級開發者則更為謹慎,接受 AI 工具的速度較慢,也表示從中獲得的效率提升更少。
云平臺 Fastly 開展的這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資深開發者不僅會借助 AI 工具生成大量代碼,將這些代碼部署到生產環境的比例也遠高于資歷較淺的工程師。
該調查涵蓋 791 名專業開發者,在從業 10 年及以上的資深工程師中,近三分之一表示,他們交付的代碼有超半數由 AI 生成;而在從業 2 年及以下的初級開發者中,這一比例僅為 13%,不足資深工程師的一半。
這些數據不僅表明資深工程師使用 AI 的頻率更高,也反映出他們對 AI 生成代碼投入生產的信任度更強。

調查還揭示了“感知速度”與“實際修改情況”之間的差距。28% 的開發者表示,他們常?;ㄙM大量時間修復或重寫 AI 生成的代碼,導致 AI 本應帶來的優勢幾乎被抵消;另有 14% 的開發者則稱,他們很少需要對 AI 代碼進行大幅修改。

盡管如此,超半數受訪者表示,包括 GitHub Copilot、谷歌 Gemini、Anthropic Claude 在內的 AI 工具幫助他們提升了工作速度。其中資深工程師的積極性更高,59% 認為 AI 加快了工作進度,而持這一觀點的初級開發者僅占 49%。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資深工程師承認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修正 AI 錯誤,他們中認為 AI 能大幅節省時間的比例仍是初級開發者的兩倍。
資深與初級開發者的差異,或許并非源于對 AI 的熱情程度,而是專業能力的差距。超過半數的初級開發者認為 AI 輔助僅能讓自己“小幅提速”,而持相同觀點的資深工程師僅占 39%;相反,25% 的資深開發者表示 AI 讓自己“大幅提速”,這一比例約為初級開發者的兩倍。
Fastly 提出了一種合理解釋:資深開發者更擅長發現代碼中的細微缺陷。憑借豐富經驗,他們能識別出 AI 生成代碼“表面正確但實際運行異常”的情況,從而在修正錯誤時更高效,避免工作節奏被打斷。
調查還凸顯了 AI 工具普遍存在的一個矛盾:許多開發者認為 AI 讓自己感覺工作更快,但外部研究卻得出了相反結論。Fastly 的調查結果發布前,今年初夏曾有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資深開源開發者使用代碼輔助工具時,完成任務的時間反而增加了 19%。Fastly 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源于心理因素 ——AI 的快速自動補全功能會讓人在初期產生“進度順利”的錯覺,但后續需要大量修改,最終會抵消部分前期優勢。
盡管 AI 帶來的效率提升參差不齊,但其對工作滿意度的積極影響卻十分明確。無論資歷深淺,約 80% 的開發者表示,使用 AI 編寫代碼時,會感覺工作更有趣。

對部分開發者而言,AI 的吸引力在于減少重復性工作;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按需生成可用代碼”的新鮮感。在這個飽受職業倦怠和任務積壓困擾的行業,即便生產力提升尚不明確,這種工作積極性的提振或許也具有重要價值。
可持續性是調查揭示的另一核心議題。數據顯示,開發者對 AI 的環境成本日益關注,包括其龐大的碳足跡。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承認 AI 存在較高能耗需求,且多數人表示已在工作中采用綠色編程實踐。隨著資歷提升,采用這一實踐的比例也隨之上升:初級開發者中這一比例剛過半數,而中高級工程師則接近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