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搶人戰中,字節再大手筆撒錢。
9月4日,據《科創板日報》報道,字節跳動為旗下關鍵的 Seed 部門實施一項期權增發計劃,此次激勵主要對象是大模型方向的核心技術員工。
從具體的激勵方案來看,此次增發將嚴格依據員工的綜合績效以及職級差異進行細致分配。員工每月有機會獲得價值分別為 9 萬元、11 萬元以及 13 萬元人民幣的字節期權,并且以按月歸屬的方式發放,首批預計發放周期將長達 18 個月。
另據了解,此次增發第一筆期權的計算價格為189.9美元一股,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之前,字節跳動剛剛將期權回購價格上調至 200.41 美元 / 股,再度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這意味著相關員工能夠獲得更多數量的期權,按照傳聞的字節跳動回購價格計算,首批18個月期權價值約為170萬到256萬元。
高額的期權激勵,無疑展現出字節跳動對于核心技術人才的高度重視。
鳳凰網科技了解到,目前字節內部并未發郵件公告,僅針對個別技術員工提供激勵方案。
但意外的是,激勵消息一出,字節公司內部掀起了辯論,核心爭議在于,Seed仍處于投入期,卻拿到了更多的回報,且有人認為此次分配并不合理,“干同樣的活,群里一半a部門,一半Seed,Seed多100萬”“明明大家做著很相近的事情,結果眼睜睜看著Seed的2-1秒殺自己這邊的3-2”。
字節的此次大手筆激勵,怎么還激勵出錯了?

撒錢,怎么還撒出錯了?
成立于2023年的Seed,一直是字節發展AI戰略的重要抓手,2025年年初前 Google 技術“大牛”吳永輝加入,以及AI Lab 合并到Seed,引發了外界對其新一輪關注。自成立以來,其推出的通用大模型以及多模態能力,先后支持豆包、扣子、即夢等超過 50 個應用場景。
今年以來,AI人才搶奪戰幾乎是“逐月升級”。去年以來,Seed也經歷了人才流失。按月歸屬可以降低員工在中途流失的風險。砸錢留人才,是行業慣用的手段。
鳳凰網科技了解到,此次事件讓部分字節員工不滿的是,給尚未做出收入的“風口”部門慷慨撒錢。

在宣布期權增發計劃的這個階段,也正是字節年中績效“開獎”期。今年一大顯著變化是,字節調整了績效分布比例,重點在M層級,如M 層級(符合預期)變多,M+的比例減少。
強調“M”是符合預期,工作表現良好且穩定。從預期結果上來說,“M”的比例會提高,將占大多數。與此同時,“M”檔位全年激勵區間的上限將提高。
“M+”代表工作表現有時超出預期,“M+”的標準將提高。預期“M+”的比例會降低,但對應激勵會增大,“M+”檔位全年激勵區間的下限將提高。
也就是說,做的沒有很突出的,只能打M,M-比例提升,但是M-不代表要被裁,跟 I 的區別更明顯。
“還沒做出收入貢獻的部門,先切切實實吃上了AI紅利。”一位字節員工評價道。
與此對比的是,根據“務實簡單”理念,字節福利在逐步進行調整。
今年以來,字節多地工區宣布開始禁止外帶餐食,職場三餐、隨餐飲品、水果、茶水間零食等應現場即取即用,不可帶離職場。若發生違規,則會面臨退賠、警告、辭退等不同程度的處罰。
不僅是顯性的福利,隱性福利似乎也調整了。字節跳動的午休政策也在發生調整,以前唯一可以關燈午休的深圳工區宣布午睡時不得關燈。由于辦公室擁擠,北京及深圳工區開始限制折疊床的使用。
加上此前宣布取消2026春節紅包、中秋端午禮品等一系列舉措,雖增加了員工健康相關福利,但仍讓部分員工不適應。
一邊緊縮,另一邊對AI大手筆投入。字節跳動將業務戰略重心押注于AI,大模型更是字節跳動三年以來少有的大力投入的新業務。
據天風證券報告統計,過去的2024年,字節跳動在AI領域的投入達到800億元人民幣,幾乎與百度、阿里和騰訊三家的總和持平。同時,字節跳動也在加大AI“基建”,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算力中心,例如投資80億元人民幣的安徽蕪湖火山引擎長三角算力中心和投資45億元人民幣的山西大同太行算力中心。

大模型競賽中的搶人戰
在大模型領域,人才的流動已經不可避免。今年中旬據多家媒體報道,作為2024年字節大模型關鍵8人之一的馮佳時被曝離職。
2024年,字節跳動啟動Top Seed人才計劃,為Seed團隊招人,招聘海報中公布的頂尖導師團隊中共有8人,馮佳時就是其中之一。
同樣在今年6月,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大語言模型團隊負責人喬木被辭退;今年6月,字節跳動AI Lab負責人李航被曝正式卸任,轉為勞務/顧問身份,不過隨后字節方面表示,其已被返聘,職責范圍與之前不變;今年7月,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視覺多模態生成負責人楊建朝因家庭因素與長期高強度工作,宣布暫時休息。
另一面,字節也在大筆撒錢,招兵買馬。
去年9月,字節跳動被曝千萬年薪挖走原阿里通義大模型技術團隊技術負責人周暢,此外,還挖走了其手下的部分團隊成員;今年2月,Google Fellow、谷歌DeepMind研究副總裁吳永輝被曝離開谷歌加入字節跳動,擔任大模型團隊Seed基礎研究負責人。
不只是對行業大佬的慷慨招攬,字節也開啟對年輕優秀人才的“包攬”。

繼華為的天才少年、騰訊青云計劃后,字節有意加碼“頭部技術人才”爭奪戰。以面向應屆博士的、首發于2024年的Top Seed 招募計劃為例,甚至會給到優秀候選人 3-1 職級(一般應屆畢業生最多2-2),薪資不低于百萬元。
其在宣傳視頻中提到“期望找大模型領域前5%的人,做95%的人做不到的事”。
要求絕大部分Top Seed入選人發表過高質量的論文,或者有代表性的開源工。不過相比之前的成績,Top Seed更看重候選人是否有技術熱情、關注技術本質,期待入選者“不甘做平庸的工作”、“敢于挑戰業界最難的問題”。
大模型時代的競爭要點,一在算力,另一個是人才。放眼行業,不少大廠和創業團隊階段性拿到了結果,也證明了少數的“天才”能產生很大價值。
據《市象》9月8日報道,MiniMax近期啟動百萬美金期權激勵吸引人才。根據員工對公司的貢獻程度不同,MiniMax將向員工提供幾十萬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的激勵,以鼓勵員工大膽追求AGI。此次MiniMax的期權激勵將覆蓋技術、產品、職能等全崗位員工,只要符合人才激勵標準,均可參與到此次期權激勵中,甚至實習生當中都有獲得數十萬美金的案例。
在更早之前,有消息稱,Kimi剛剛近百名參與K2項目的員工發放了幾百萬的期權+現金。
過往字節慣用的“飽和式攻擊”在AI競賽中,還會成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