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一天,各家新勢力造車爭先恐后的發布了8月終端成績單。整體看過后,今天文章的標題,便是我最發自內心最由衷地感受。
有人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有人還在泥潭里掙扎。

而接下來的篇幅,將會按照各家的交卷順序,展開分析它們過去31天的具體表現。首先,便是有些“小透明”的極石。
清楚的記得,今年年初,在對其掌舵者閆楓專訪時,他曾信心滿滿地輸出道:“我們的銷量目標是2萬輛,海外的占比預計會達到70%左右。”
殊不知,剛剛結束的8月,極石交付量為1,358輛,再次創下了新高。
但理性客觀地講,即便實現了所謂的“八連漲”,可絕沒有到能夠沾沾自喜的地步。目前的銷量規模,并不足以抗衡惡劣的生存環境。
極石,還得繼續拼命向上才行。
相比之下,8月小鵬,無疑十分強勢,共交付新車37,709輛,同樣創下了新高。
其中,MONA M03貢獻了超15,000輛,依舊是不容有失的支柱。反觀G6、G7、P7+,包括G9、X9,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提供貢獻。
而8月末,隨著這家新勢力造車的本命全新P7正式上市,按照二季度財報發布后何小鵬的說法,“將保證穩態單月交付4萬輛以上。”

至于該品牌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肯定是“超級增程”戰略馬上開啟后,能夠吃下多大的市場份額。
畢竟,如今的中國車市,大多數參與者都需要“兩條腿走路”。
順勢,望向第三家發布成績單的零跑,我們應該給予這家新勢力,最熱烈的掌聲。
8月,共交付新車57,066輛,真的非常強勢。要問它,究竟做對了什么?凝結成一句話,“找準自己的定位,造用戶認可的車。”
從B10,到C10,到C11,再到C16,四款純電與增程雙開SUV的齊頭并進,組成了零跑最兇猛的攻擊矩陣。當然,B01上市后的亮眼表現,也為其帶來了足夠的新鮮血液。
而就在今天,零跑官宣全新產品序列的個性化車型——Lafa 5,即將在慕尼黑車展全球首發亮相。相信有了它的助力,今年其無疑將會沖擊更高的月銷目標。
更為值得分享的是,二季度發布后的財報電話會上,身為掌舵者的朱江明,官宣零跑將今年全年的銷量目標,從原本的50萬輛-60萬輛,上調到58萬輛-65萬輛,三季度預計銷量為17萬輛-18萬輛。明年,則要沖擊年銷百萬輛大關。
是的,你沒有看錯,野心儼然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
由此將視線繼續拉回到8月,同樣正在勢頭上的小米,憑借SU7與YU7兩款頂流選手,交付量不出意外的邁過了3萬輛大關。

眼下,能夠限制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真的只剩產能瓶頸了。后續,隨著二工廠的就位,加之順利切入增程賽道,小米必定會迎來更大量變引發的質變。
而8月,嵐圖與智己,兩位“國家隊”選手,也算第一時間公布了8月成績單,分別交付新車13,505輛與6,108輛。
老實說,與那些動輒月銷幾萬輛的領跑者相比,的確有些小巫見大巫。
好在,二者最大的底氣,肯定還是“靠山”足夠穩定。有了較為充沛資源的支撐,無論嵐圖也好,智己也罷,都擁有一定的容錯空間。
結合近期的種種動作,譬如前者全面擁抱華為,后者堅定不移的押寶增程,都能感受到它們求變的決心。
成敗與否,仍需交給時間去給出反饋。
而緊跟二者之后,銀河與極氪身為整個大吉利的新能源轉型箭頭,8月分別共售出新車110,666輛與17,626輛。
不吹不黑,都處在正確與良性的節奏之中。
以前者為例,按照目前的狀態發展下去,手握諸多爆款,加之類似M9般的新晉選手箭在弦上,沖擊年銷百萬輛的目標,基本板上釘釘。

而后者,正在進行中的成都車展,其SUV陣營的沖高之作9X的預售即熱銷,可以說給予了它極強的信心。在售車型矩陣中,包括001、007、7X等選手,也將先后進入到煥新周期。
總之,銀河與極氪的越變越好,都證明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消費者都會掏出真金白銀,為優秀的產品買單。”
相比之下,8月極狐銷量達到10,554輛。
雖然算不上特別亮眼,但的確是在穩扎穩打。而后續,隨著定位A0級純電小車的T1正式上市,該品牌的終端表現肯定能再上一個臺階。
至于理想,目前正在面臨一場嚴峻的極限壓力測試。8月,共交新車28,529輛,確實有些令人大跌眼鏡。
增程板塊不斷承壓,純電板塊開拓乏力,則是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現狀。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理想手中握有的千億現金儲備,依舊是它面對困局最大的籌碼。接下來,拼盡全力把出師不利的i8與更為關鍵的i6賣好,一直熬到明年L系列的大換代,便是其要走的路。

在此過程中,為了維持住自己的行業位置,理想必須足夠狠下心來,大幅割肉讓利換量保份額。而根據李想的劇透,到今年年底,希望i8的穩態月銷目標為6,000輛,i6為9,000輛-10,000輛,算上MEGA純電整體在18,000-20,000輛。
請問,你看好嗎?
反觀蔚來,在接連祭出樂道L90與全新ES8兩款純電大三排SUV后,向死而生的它,終于迎來一絲希望的曙光。
8月,這家新勢力造車共交付新車31,305輛,成功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NIO本品牌交付10,525輛;樂道交付16,434輛,包含L90的10,575輛;firefly螢火蟲交付4,346輛。
可即便如此,絕沒有到開香檳的時候。
而操碎了心的李斌,在最近發布的內部講話中重點提及,“年初我提出今年四季度要盈利,估計只有少于1% 的人相信。四季度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了,現在來看,雖然挑戰確實很大,但是是有機會的。盈利的公司很簡單,盈利=銷售額×毛利率-費用,樂道L90、全新ES8總的來說都是單價高,毛利率還不錯的產品。像L60、5566、螢火蟲、ET9 都能夠保持住一定的量,今年整個四季度銷售額,我認為是有保障的,毛利也是有機會的。”

他也承認:“現在很多用戶認可我們的車、服務和技術,不買我們車的原因至少 30%-40% 是因為擔心蔚來會不會倒。如果我們盈利,這個謠言不就不攻自破,用戶的信心就會增強,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毫無疑問,屬于蔚來的大決戰徐徐拉開了帷幕。
至于深藍與阿維塔,身為長安集團電動化轉型標兵的二者,截至發稿仍未公布8月成績單。
好在,隨著長安晉升新央企,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可以預見的是,二者肯定會得到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作為旁觀者,愈發期待這些補給,能夠行之有效映射到它倆的產品與銷量上。

無獨有偶,截至發稿,也沒有等來鴻蒙智行的最終交付量。
不過,正在進行中的成都車展,當看到問界、智界、尊界、享界、尚界全軍出擊,五個品牌形成一字排開之勢,便知道屢次強調“不造車”的華為,已然前所未有地開始以集團形勢發力了。
今年,剩余幾個月,隨著類似問界M7、尚界H5這樣的“大爆款”先后入局,整個鴻蒙智行漸漸有了一絲“根本攔不住”的意味。
位于中高端市場,無論合資品牌也好,還是自主品牌也罷,誰都躲不開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猛烈炮火。
經歷起起伏伏,鴻蒙智行終于活成了令所有人羨慕的模樣。而它最嚇人的地方,則是變態的調整能力。
一款車,一次賣不好,那就改到賣好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