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成都車展現場,榮威品牌正式開啟M7 DMH預售,價格下探至10萬元以內,成為今年混動市場中又一重磅“價格殺手”,性價比突圍的決心顯而易見。
這款產品不僅以近5米車長、超2000公里綜合續航等硬指標直面比亞迪、奇瑞等頭部選手,也同時承載著榮威品牌重返主流賽道的決心。產品層面的明牌已經被看到,產品背后的思考和準備又是怎樣的?
新車發布會后,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前勞斯萊斯設計師,現任上汽設計中心全球設計副總裁約瑟夫·卡班、榮威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錢漾共同接受《車壹條》在內的媒體采訪,就M7 DMH的產品定位、技術底氣、品牌煥新等話題展開深度對談。
“大美好”DMH:技術“七年磨一劍”
“DMH,我們諧音叫‘大美好’。”俞經民在采訪中多次強調這三個字背后的產品邏輯——“大”指空間與格局,“美”是設計語言與品牌調性,“好”則是DMH超級混動系統所帶來的技術體驗。

其中,最具核心含金量的是“好“從硬件到底層軟件,榮威DMH技術實現了全棧自研。錢漾透露,技術團隊甚至“還在寫控制軟件,不斷改算法”,并非簡單依靠“電用完再用油”的機械邏輯,而是在動力耦合、能耗管理、駕駛響應等維度實現精細控制。
“比如急加速時系統會用電補力而非強拉發動機,這些都靠算法實現。”
更值得關注的是,榮威將發動機控制、變速箱、三電管理等21個控制單元高度集成于一枚PICU(動力智能控制單元)中,實現“油電統管”,此舉為行業首創。俞經民坦言,這項技術并非一蹴而就,“從201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到如今迭代至6.0階段,我們一直在積累。”

在設計層面,卡班的加入讓整個團隊對造型信心十足。俞經民透露,卡班在設計時就提出了近5米車長、2米82的軸距,將“大”的概念貫徹到底。而針對前臉設計,團隊一致認為要堅決反對“套娃式”新能源前臉。“榮威要做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
最終,卡班在設計原創性上下了更多功夫,而他操刀的明珠概念車,衍生的1號作品就是榮威M7。
在“大”方面,盡管M7 DMH已經將價格壓到極致,但榮威也希望從細節方面增加用戶的舒適度體驗。“舒適”不僅要看尺寸,更要看座椅這樣的關鍵配置細節。
“我是做產品出身的,對座椅格外關注。榮威M7 DMH的座椅,我們通過工程優化,真正實現了既柔軟又有足夠支撐,我身邊的人沒有人說坐著不好的。”錢漾說,這樣的細節讓團隊對榮威M7 DMH在用戶中的口碑和長尾效應充滿信心。

通過這些細節,俞經民希望M7 DMH傳遞的是一種“昂首自信”的姿態,而非保守或趨同。“我們要讓消費者因為選擇榮威而感到自豪。”
不讓用戶糾結:從容地選擇榮威
盡管預售價極具沖擊力,但榮威并未陷入“價格內卷”。俞經民此前在采訪中多次強調,要“花式地卷”,卷價值而非單純卷價格。
為此,榮威在服務、渠道、用戶溝通等方面一直在與產品同步推進“體系化升級”,此次也不例外。
錢漾表示,榮威正在加速推進“榮威M網”子渠道建設,以數據化、標準化提升終端服務體驗。“ TO C是一個體系的TO C,包括你的產品用戶是不是愿意買單、經銷商怎么樣,宣傳怎么樣,這是一整個體系”,錢漾說。

尤其在用戶溝通層面,團隊表現出了強烈的新媒體意識。“直播本質上很客觀,能讓我們直接觸達那些原本不會優先考慮榮威的消費者。”錢漾坦言,“只要他們愿意看一眼,我們的產品就有機會說話。”
除混動系統外,M7 DMH在智能座艙上的投入同樣不容小覷。錢漾透露,該車支持主流手機品牌的全兼容手車互聯,可實現“屏幕投射+操作延續”,大幅降低用戶學習成本。
更值得期待的是其AI語音交互的進化。“我們正在推進無需喚醒詞的語音交互,而且一定是首發。”俞經民補充道。這意味著未來用戶可與車機實現更自然、連續的對話,車機真正成為“隨時待命的助理”。

與此同時,榮威與火山引擎合作的“豆包”大模型也已上車,支持更智能的語義理解與多模態交互。在錢漾看來,車是AI技術應用的絕佳場景,“空間封閉、需求明確、交互高頻,非常適合做深度智能化落地。”
盡管技術亮點頻出,但在采訪中,用戶思維也被放置在了一個比技術更高的位置。
俞經民認為,上汽在戰略、技術和實力上沒有輸過,與華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尚界,與OPPO合作,與火山引擎合作的豆包推理大模型將在榮威M7 DMH上全球首發,這些都是證明。“但我的感覺就是可能離用戶遠了一點。”

因此,他坦言,對于友商、競品,榮威需要致敬,“他們確實了不起。”都不斷在提升,用戶對產品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作為后來者,我們必須追上,M7 DMH就是這個想法。”正如M7 DMH主打的“從容”理念,俞經民希望用戶在選擇榮威時不再糾結,“你可以從容地做出選擇。”
寫在最后: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老將俞經民一如既往地面帶笑容,侃侃而談,并依然不吝于談及品牌面臨的挑戰,且用“力出一孔”不斷強調團隊與合作的重要性。
而從錢漾對產品細節的關注和卡班對設計哲學的闡釋,再到俞經民對品牌愿景的宏觀把握,不難看出,榮威的確正在凝聚一場全方位的“回歸之戰”。
因此,M7 DMH能否成為榮威的“RX5時刻”,尚需市場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榮威已經再次做好了進擊主流細分市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