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的遺憾。畢竟,去年奇瑞的進步有目共睹。
2024年,奇瑞控股集團累計銷售260.39萬輛,創公司年銷量歷史新高;同時營收首次達到4800億元,年內出口首次突破100萬輛,12月單月新能源銷量首破10萬輛。
不管從哪個維度來看,奇瑞控股在2024年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銷量上力壓廣汽集團和東風汽車集團,排在長安汽車之后,位居第6。
2025開年首月,奇瑞控股銷售22.43萬輛,同比增長10.3%,在《汽車K線》統計的1月18家主要(上市)車企集團銷量中保持第6,緊追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
然而,“小草房”精神指引下的奇瑞汽車,面對創造歷史的突破性成績,卻時常充滿憂患意識。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當下已非逆水行舟之勢,而是瀑布中前行,一旦停下就會被沖得無影無蹤。”2月11日,奇瑞集團暨股份公司2025年度干部大會上,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如是說。
捷途大漲,星途和iCAR差強人意
事實確實如此,在激烈的市場洪流中,誰都不能說自己已成功上岸。未開年即打響的價格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彌漫開來。
奇瑞集團也于2月8日宣布旗下四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和iCAR同步開啟“國民價”優惠;而其與華為合作的智界S7,也推出了“3年0息5年低息”的金融政策刺激銷量。
今年1月,奇瑞五大主力乘用車品牌中,奇瑞銷售12.95萬輛,星途銷售5804輛,捷途銷售5.82萬輛,iCAR品牌銷售7853輛,智界銷售1.3萬輛。
在這一銷量構成中,主品牌奇瑞和高端品牌星途同比出現下滑,尤其是星途,同比下滑35%;而捷途品牌上漲35%,單騎救主。
2025年,奇瑞汽車的經營目標是“銷量增長率再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五大乘用車品牌需要各司其職。
目前來看,星途品牌今年1月銷量為近一年來最低,環比甚至腰斬。雖然旗下車型不少,但約七成銷量來自瑤光C-DM、星紀元ET、星紀元ES“三劍客”。
作為奇瑞的高端品牌,與定位類似的吉利領克相比,星途還有很大市場提升空間。
同時,作為奇瑞“經濟特區”的iCAR品牌,旗下iCARV23恐怕還沒有實現尹同躍“成為爆款、賣遍全球”的FLAG。
經歷過退訂風波的iCARV23,可能尚需時日,才能得到年輕消費者的信賴。
如今,原奇瑞新能源首席產品規劃官蘇峻,正式升任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成為該品牌的“一把手”,也讓外界對這一品牌有了更多期待。
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CAR品牌的成功與否,深切關系著奇瑞的新能源轉型。
2024年,奇瑞新能源汽車銷售58.36萬輛,約占集團銷量的22%;今年1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售5.69萬輛,集團占比約25%。
相較之下,吉利汽車2024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已超過40%,今年1月更是超過45%;更不用提全面新能源化的比亞迪。
相對更容易實現規模化上量的iCAR品牌,責無旁貸。
因此,奇瑞在不斷創造歷史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短板,例如高端品牌受阻,新能源轉型滯后。而這,或許也是讓集團掌門人尹同躍深感“在瀑布中前行”的原因之一。
此外,主品牌奇瑞如何鞏固基本盤,智界能否大規模上量,也成為奇瑞2025年的重要看點。
首要任務:上市
同樣在2025年度干部大會上,尹同躍提出,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業上市、年度經營目標、關鍵能力提升和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四大任務,實施品牌、全面國際化、管理和文化四大變革。
企業上市,被擺在了首要位置。
2025年1月,奇瑞控股獲得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青島城投集團、IDG資本、火眼投資等,這可能是在為IPO鋪路;而2024年亮眼的經營業績,也奠定了奇瑞登陸資本市場的扎實基礎,使其更容易獲得高估值。
20多年來,因股份制改革、關聯交易、借殼、混改等多方面原因,奇瑞上市計劃屢被擱淺。2025年,這一集團首要任務,應該志在必得。
在新能源、智能化上兌現“不客氣”,疊加一貫的強勢出口,尹同躍帶領他的奇瑞汽車,已經為IPO做好了充足準備。與此同時,尹同躍還提出,要提升匹配萬億規模的干部、組織、體系等關鍵能力。
奇瑞將2025年,看作是上市、智能化、卓越管理的“三個元年”。
然而,不論是從今年整體的經濟形勢,還是AI概念的火爆來看,傳統車企奇瑞仿佛已經快要錯過最佳上市時期。IPO,必須速戰速決。
出口暗藏隱憂
提到出口,奇瑞作為中國品牌出口第一的車企,最有發言權。
正如前文提及,2024年,奇瑞出口114.46萬輛,創造中國車企出口新紀錄;中汽協數據顯示,奇瑞出口占當期總出口量的19.5%!
也就是說,中國每出口五輛車,就有一輛是奇瑞!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月,奇瑞出口8.1萬輛,占總出口量的17.2%,同比卻出現10.3%下降;而第二位的比亞迪來勢洶洶,出口7萬輛,同比增長91.5%。
奇瑞在出口方面的地位和優勢,似乎正在被慢慢蠶食;國內的老對手們,也已經在國際市場虎視眈眈。
比亞迪巴西建廠,吉利和雷諾計劃在巴西聯合生產和銷售電動和低排放汽車……
同時,隨著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國際經濟貿易局勢更加復雜多變,并有可能在4月2日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
再者,俄羅斯和南美是奇瑞主要出口市場,可近期,俄羅斯市場傳來不利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2月5日,俄工業和貿易部長阿里漢諾夫在國務會議上說,三個中國品牌的卡車存在嚴重缺陷,俄需要對進口汽車進行更嚴格的認證,特別是合規性檢查。
阿里漢諾夫還表示,需要阻止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占據過大份額。
據俄汽車行業分析機構Autostat統計,中國汽車品牌在俄市占率從2021年的不足10%,躍升至2024年的超過60%。
根據公開數據,2024年,在俄羅斯品牌銷量中,本土品牌拉達以43.9萬輛排名第一,其次是哈弗19.15萬輛,奇瑞15.79萬輛,吉利14.99萬輛。不過,若加上JAECOO、歐萌達和捷途,奇瑞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僅次于拉達。
俄羅斯這一政策動向,對包括奇瑞在內的中國車企而言,無異晴天霹靂。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歐洲與日韓汽車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之際,中國品牌迅速補位,但這一局面恐怕很快將被“收緊”的政策打破。
作為奇瑞控股銷量版圖中舉足輕重的板塊(2024年占比約44%),出口不容有失。如今俄羅斯收緊,南美出現中國老對手,奇瑞必須做出應對之策。
ViewsofAutosKline:
中國汽車企業中,奇瑞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20年IPO求而不得,如今將奮力一搏。其次,高端化、新能源轉型、出口,乃至智駕,奇瑞都不能掉以輕心。
近日,伴隨比亞迪亮出“天神之眼”,長安汽車發布“北斗天樞2.0”,吉利的星睿大模型也箭在弦上……中國汽車行業的智駕戰,已然打響。
尹同躍也在大會上提出,要推進智駕、三電、芯片、AI等關鍵領域技術實現突破;要有迎戰一切價格戰、技術戰的能力,加速推進高階智駕等關鍵技術覆蓋所有車型,推動油電同價、油電同質,并做到更好。
汽車行業的競爭,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維度和高度。
奇瑞站上資本市場的舞臺,也有利于其解決目前的短板。誠然,瀑布中前行,需要更多堅實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