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式開幕,展覽持續至11月24日。作為年度最后一站A級車展,其重要性顯而易見。

一直以來,車展上燃油車占據主導地位,被普遍認為是更實用的選擇。然而,在廣州車展上,這一傳統被打破。本次車展共展出1171臺汽車,其中新能源車型高達512臺。

盡管它們的數量不多,但這些車輛所展現出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卻遠勝于傳統燃油車,這不禁讓人思考:燃油車時代是否真的即將結束?
燃油車時代的衰落
在過往的車展中,燃油車往往是主角,占據著舞臺的中心。自汽車問世以來,燃油發動機那特有的轟鳴聲便成了機械力量的標志。
從最初的簡陋汽車原型,到如今演變出各式各樣、性能各異的車型,燃油車逐漸成為了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那個年代,燃油汽車象征著科技和工業的強大實力。眾多汽車品牌通過在燃油發動機技術、變速器技術等領域的不懈研發和突破,相繼推出了眾多經典車型。

在本屆廣州車展中,燃油車似乎略顯黯淡。曾經備受關注的傳統豪華品牌燃油車型,例如奧迪A4L,其關注度已被全新奧迪A5L所超越。而其他多數燃油車型則顯得較為冷清,鮮有觀眾停留觀看。

從銷售數據觀察,燃油車銷量下滑趨勢日益加劇,今年燃油車銷量較去年減少了數千萬輛。這一系列數據無情地表明,燃油車時代正逐漸走向尾聲。
消費者的購車傾向亦顯現出燃油車市場逐漸萎縮的趨勢。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更傾向于優先考慮新能源汽車。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在環保性能上展現出了顯著優勢。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燃油車作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在環保方面顯然處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在運營成本方面更具優勢,電費價格相對油價更為穩定且便宜,長期使用可為消費者顯著減少費用支出。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
這次的新能源汽車在車展上可是得到很多的關注,在本次車展上從比亞迪、廣汽等車企的“包館”展示,到眾多新車型的驚艷亮相,無不彰顯著新能源汽車的強大魅力。
騰勢Z9、仰望U7、方程豹豹8等國產新能源車型,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出色的性能表現以及領先科技,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成為車展的亮點和關注焦點。

眾多外資及合資汽車企業亦不甘落后,競相加速智能電動化的轉型進程。例如,奧迪與上汽合作推出的AUDI E概念車,不僅設計時尚、性能卓越,還集成了前沿的智能駕駛技術。
寶馬推出的兩款新電動BMW i5 eDrive40L和i5 xDrive50L,進一步豐富了其在電動車市場的產品線;奔馳純電G級則在保持其經典“方盒子”外觀的同時,展現了強大的電動性能。

新能源汽車在車展上備受矚目,其核心的技術優勢是推動其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智能化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顯著特點。
如今,新能源汽車已不僅僅是傳統的交通工具,更成為了一個集智能化于一體的移動終端。
吉利新款車型搭載的先進動力系統集成了AI大模型技術,有效提升了動力控制的精確度和能源管理效率。

長安公司固態電池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預計將于明年應用于量產車型。此舉將顯著增強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安全性,同時,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感受也得到顯著改善。
新能源汽車的環保特性與當前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相吻合,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眾多消費者開始重視汽車的碳排放和環保性能,這一趨勢也為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探討燃油車衰落的原因
其實,燃油車逐漸式微并非由單一因素導致。首先,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日益嚴峻,很多國家都頒布了對于環保的條例,而燃油車就是首當其沖需要“改造”的對象,這些政策對燃油車的排放標準不斷提高,要求汽車制造商生產更加環保的車型。

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確實是一大挑戰,尤其是對于許多燃油車制造商而言,他們可能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標準且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同時,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也在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選擇這種車型。
在未來的汽車市場趨勢中,新能源汽車的比重將顯著上升,與此同時,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將持續萎縮。
燃油車雖不會在短期內完全退出市場,但其作為主要車型的時代已逐漸成為過去。

本次車展使眾多車企洞察到了未來行業的發展脈絡,它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增強對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投入,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這次變革對汽車行業本身來說,預示著一場深刻的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燃油車企業亟需加速轉型,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布局,以應對市場趨勢的變化。

在燃油車時代,某些品牌曾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若這些品牌無法及時適應時代的變化,它們在變革的浪潮中可能會逐漸被邊緣化。
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不僅體現了追求時尚與環保的生活態度,更彰顯了一種綠色、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新能源汽車不僅代表了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更是對未來出行方式的一種前瞻性選擇。那么,關于這一趨勢,您有何見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