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之前發布第五代DM-i 技術,宣稱百公里NEDC虧電油耗達到劃時代的2.9L,這也讓中國品牌插混技術產品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最近這兩年混動車反而越來越多了,尤其是中國品牌,那么有人好奇了,混動車型也有燃油發動機,它們和普通燃油車的發動機有什么區別呢?
還有網友人說:插混和增程車就像老頭樂,其實就是燃油車加個發電機,情況真是如此嗎?
首先,混動專用發動機的熱效率是其最大的技術亮點之一。目前,新型混動發動機的熱效率普遍可以達到45%以上,遠高于普通燃油車的約37%-40%。這一顯著差異主要得益于混動發動機獨特的工作環境和設計優化。在混動系統中,發動機多數時間僅需負責發電,而非直接驅動車輛,這大大減輕了其工作負荷。此外,通過技術如阿特金森循環或米勒循環,混動發動機能在減少進氣的同時延長燃燒過程,使得燃油燃燒更加完全,從而實現更高的熱效率。
然而,這種高效率的設計并非沒有代價。使用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環雖然能提高熱效率,但也會導致發動機在某些情況下動力輸出下降。這是因為這些技術減少了發動機的進氣量,從而影響了其扭矩輸出。盡管如此,在混動系統中,電動機可以在需要時補充動力,從而彌補這一不足。
至于為何普通燃油車不采用這些高效技術,原因在于這些技術會犧牲一定的動力性能,而普通燃油車仍需保證足夠的動力輸出以滿足各種駕駛需求。同時,普通燃油車的發動機設計還需考慮到成本和復雜性,而混動系統由于結合了電動機,可以更好地承擔高效發動機可能帶來的額外成本和技術挑戰。
最后,盡管高熱效率是混動發動機的一大優勢,但實際油耗還受到駕駛習慣、路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此外,插混車型如果超過純電續航之后,往往行駛品質比較一般,這也是需要注意的,所以在選擇混動車型時,消費者除了關注發動機的熱效率外,還應考慮實際用車需求,如果日常使用半徑剛好能完全純電行駛,那才是最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