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xiāng)鎮(zhèn)、農村市場,電動三、四輪車的使用頻次還是很高的。無論拉貨、代步還是接娃,都有可選擇的車型。不過在用車方面,相比之前買完就能用,現在多地都開始規(guī)范化管理電動三、四輪車,對于出行方面制定了不少要求。
有車主反映,用個車現在要求太多了。又要上牌、又要考證,鄉(xiāng)鎮(zhèn)、農村地區(qū)本來進縣城就麻煩,上牌都不知道去哪辦。針對廣大群眾一系列訴求,目前全國多地都帶來了好消息,不僅放開路權,而且在上牌、駕考等方面也實施了不少便民舉措,一起來看看。
三四輪車實施戶籍化管理
其實現在很多車主面臨的問題是,在用車型并不合規(guī),不符合正常登記上牌流程。但是沒有牌照又不能上道路行駛,否則交警查到是要處罰教育的。為了方便廣大群眾上牌上路,最近一段時間多地都放開三四輪車路權,對轄區(qū)內三四輪車采取“一車一檔”、備案登記的形式,來獲得上牌上路權限。
近日安徽任寨鄉(xiāng)就對轄區(qū)內電動三、四輪車實施了“戶籍化”管理,為車輛登記注冊,建立檔案,實現一車一檔,便于相關部門規(guī)范化管理,同時車主在登記、用車方面也可以享受到更多便利。
打通駕考服務“最后一公里”
解決了上牌問題后,群眾最關心的自然就是考駕照了。像三輪車、摩托車上路,都是有持證要求的。即便只是在鄉(xiāng)鎮(zhèn)、農村道路騎行,也要持證上路。對于車主來說,不便之處就在于去縣城路途太遠,有些老人也不會用電腦操作考試。
為了進一步給群眾提供便利,多地才不斷推行摩托車駕駛證“送考下鄉(xiāng)”服務,努力打通駕考服務“最后一公里”。像青海甘德縣最近就在開展這一活動,優(yōu)化精簡報名程序,實現轄區(qū)群眾“一次性拿證”、“駕考送上門”的便捷服務,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摩電整治勸導教育“五選一”
除了上牌、考證外,就連在處罰這方面的標準,多地也開始采用柔性執(zhí)法的形式。包括一些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不再一味通過罰款的形式,而是盡可能讓車主意識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以體驗式勸導教育代替處罰。
最近廣東河源就開展了摩電專項整治,對于不佩戴安全頭盔、超員、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持續(xù)開展“五選一”勸導活動,對于車主來說,其實在處罰這方面是更加“寬松”了。
以上就是最近多地針對電動三四輪車在上牌、上路、駕考各個方面實施的好消息了,對此你們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qū)交流討論。